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--知识产权论文--商标法论文

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5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内容第13-14页
    第四节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第二章 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概念与保护意义第15-21页
    第一节 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定义和基本构成要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定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基本构成要件第16-17页
    第二节 保护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现实意义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保护商誉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弥补注册获权制度缺陷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防止消费者混淆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彰显社会诚信第19-2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0-21页
第三章 有“一定影响”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第21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现状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新商标法的相关条款形成防抢注保护体系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反不正当竞争法补充防假冒保护制度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比较法视野下的对我国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保护体系的评价第25-28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一定影响”在各种制度中标准不统一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在先使用抗辩条款细化不足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其他不正当手段条款定位不明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诚信条款缺乏适用指示第31-32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四章 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保护制度的适用研究第33-62页
    第一节 有“一定影响”的认定标准研究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两法条可采用统一的最低认定标准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两法条应采用统一的认定因素体系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可采用层次分析法适当统一各认定因素的衡量权重第37-38页
    第二节 在先使用抗辩的构成要件的细化研究第3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细化在先要件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细化使用要件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细化原范围要件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细化区别标识的具体要求第49页
    第三节 其他不正当手段条款的具体适用规则研究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其他不正当手段条款的实体适用规则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其他不正当手段条款的程序适用规则第54-56页
    第四节 诚信条款的司法适用规则研究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诚信条款在商标法的性质——法律原则条款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诚信条款可具体适用的情形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诚信条款适用的限制第59-61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五章 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第62-70页
    第一节 商标法中的专属保护条文的完善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在第32条中增加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定义和认定因素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在第59条第3款中增加善意要件第63页
    第二节 关于审理商标行政、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的完善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细化在先使用抗辩条款的适用规则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细化其他不正当手段条款的适用情形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细化诚信条款的适用规则第65-66页
    第三节 加强保护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其他制度的完善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增加实际使用意图说明制度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设定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注册优先权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建立行政-司法沟通协调机制第67-68页
    第四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保护规则的完善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明确有“一定影响”的未注册商标的受保护地位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加重处罚抢注型不正当竞争者第68-69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结论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附件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角色商品化保护的困境与途径
下一篇: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