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民事诉讼法论文

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绪论第8-12页
第一章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2-19页
    第一节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功能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平等保护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权力制衡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定纷止争第14页
    第三节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特征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时间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事后性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被动性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主体具有多样性第15页
    第四节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范畴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程序性执行救济制度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体性执行救济制度第17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17-19页
第二章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比较研究第19-27页
    第一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德国的执行救济制度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日本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瑞士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第24页
    第二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执行救济制度的比较与借鉴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多数国家和地区规定了债务人实体性执行救济制度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民事执行救济的设置体现了公正优先,兼顾效率的理念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执行救济制度多包含程序性和实体性两方面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为当事人及案外人提供了充分保障和救济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制度设置体现了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第26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6-27页
第三章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适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7-41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法律规定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发展脉络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《民事诉讼法》规定执行救济制度的主要类型第28-31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适用现状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执行救济机关的现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执行救济程序的适用现状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执行救济制度司法现状的根源第34页
    第三节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执行救济制度理念未确立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民事执行救济制度体系不完整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民事执行救济机构设置不完善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程序存在缺陷第37-4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完善第41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体系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构建执行救济制度理念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建立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实现执行救济制度体系的相对独立性第43-44页
    第二节 建立独立的执行救济机关第44页
    第三节 完善民事执行救济程序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明确执行异议范围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完善执行异议之诉程序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构建参与分配异议之诉的程序规则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取消案外人异议前置程序第47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结语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公司发起人的责任
下一篇:民事再审案件事由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