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1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3 文献评价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7-23页 |
2.1 中小企业的传统融资模式 | 第17-18页 |
2.2 长尾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1 长尾理论简述 | 第18页 |
2.2.2 长尾理论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2.3 中小企业融资的原则 | 第19-21页 |
2.3.1 主体性原则 | 第19-20页 |
2.3.2 总体性原则 | 第20页 |
2.3.3 风险规避原则 | 第20-21页 |
2.4 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| 第21-23页 |
2.4.1 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一般性 | 第21页 |
2.4.2 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特殊性 | 第21-23页 |
3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优势 | 第23-31页 |
3.1 国内互联网融资渠道介绍和对比 | 第23-27页 |
3.1.1 e贷在线 | 第23-24页 |
3.1.2 人人贷 | 第24-25页 |
3.1.3 阿里式的贷款模式 | 第25页 |
3.1.4 另类融资模式——“点名时间” | 第25-26页 |
3.1.5 京东供应链体系 | 第26-27页 |
3.1.6 对比与评价 | 第27页 |
3.2 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融资具有的优势 | 第27-31页 |
3.2.1 大数据优势 | 第27-28页 |
3.2.2 成本优势 | 第28-29页 |
3.2.3 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 | 第29页 |
3.2.4 技术与效率优势 | 第29-31页 |
4 A公司融资现状分析 | 第31-39页 |
4.1 A公司简介 | 第31页 |
4.2 A公司融资需求分析 | 第31-34页 |
4.2.1 A公司内生融资特点 | 第31-32页 |
4.2.2 A公司外生融资特点 | 第32-33页 |
4.2.3 A公司外部融资主渠道 | 第33页 |
4.2.4 A公司融资渠道的主要特点 | 第33-34页 |
4.3 A公司融资困境现状 | 第34-35页 |
4.3.1 融资途径不畅通 | 第34页 |
4.3.2 融资结构不合理 | 第34页 |
4.3.3 融资成本较高 | 第34-35页 |
4.4 A公司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4.1 国家缺乏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 | 第35页 |
4.4.2 A公司业绩不稳定,造成银行风险高 | 第35-36页 |
4.4.3 A公司的优质抵押担保资产少 | 第36页 |
4.4.4 信息不对称和财务水平差 | 第36页 |
4.5 A公司利用互联网融资的基本情况 | 第36-39页 |
5 A公司互联网融资渠道的选择 | 第39-49页 |
5.1 A公司面临的行业环境 | 第39-40页 |
5.2 互联网金融五种模式与A公司融资的契合点和匹配度分析 | 第40-45页 |
5.2.1 企业自身的财务分析 | 第40-41页 |
5.2.2 不同类型互联融资渠道的成本问题分析 | 第41页 |
5.2.3 P2P模式 | 第41-43页 |
5.2.4 众筹和其他模式 | 第43-45页 |
5.3 A公司融资的路径选择 | 第45-47页 |
5.4 P2P网络借贷平台主要风险 | 第47-48页 |
5.5 其他企业的借鉴经验 | 第48-49页 |
6 A公司为实现互联网融资渠道的配套措施建设 | 第49-52页 |
6.1 A公司加强自身信用建设 | 第49页 |
6.2 有选择公开公司的财务数据 | 第49-50页 |
6.3 建立A公司的互联网融资的内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| 第50-51页 |
6.4 加强对P2P平台风险的控制 | 第51-52页 |
7 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4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4-56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