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爱玲小说语言的欧化与传统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绪论 | 第10-15页 |
第一章 时代语言与个人语言的完美结合 | 第15-21页 |
1.1 英汉语言接触带来的语言变迁 | 第15-16页 |
1.2 中西文化对张爱玲的共同熏陶 | 第16-18页 |
1.3 张爱玲的创作态度与美学观念 | 第18-21页 |
1.3.1 疏远冷漠的政治态度 | 第18-19页 |
1.3.2 参差对照的美学观念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张爱玲小说语言的欧化气息 | 第21-36页 |
2.1 汉语欧化概说 | 第21-23页 |
2.1.1 汉语欧化的必然与限度 | 第21-22页 |
2.1.2 汉语欧化的表现和判别 | 第22-23页 |
2.2 张爱玲小说语言中的欧化现象分析 | 第23-36页 |
2.2.1 词汇和词法层面的欧化 | 第23-28页 |
2.2.2 句法层面的欧化 | 第28-36页 |
第三章 张爱玲小说语言的传统韵味 | 第36-45页 |
3.1 “传统”概说——古典与本土 | 第36-37页 |
3.2 张爱玲小说语言中的传统成分分析 | 第37-45页 |
3.2.1 文言元素 | 第37-39页 |
3.2.2 方言土语 | 第39-43页 |
3.2.3 古典的语言氛围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结语 | 第45-48页 |
4.1 张爱玲小说语言面貌总结 | 第45-46页 |
4.2 遗憾与不足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附件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