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绪论 | 第10-13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:苦难的性别差异 | 第13-26页 |
第一节:身体受难的性别差异 | 第13-21页 |
一、承受饥饿的性别差异 | 第13-17页 |
二、承受暴力的性别差异 | 第17-21页 |
第二节:精神受难的性别差异 | 第21-26页 |
一、爱情与婚姻的不幸 | 第21-23页 |
二、来自偏见的伤害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:两性在苦难中的状态差异 | 第26-41页 |
第一节:人性膨胀的女性与“种的退化” | 第26-32页 |
第二节:隐忍厚重的母亲形象与猥琐卑劣的男性 | 第32-36页 |
第三节:主体意识回归的女性与道貌岸然的男性 | 第36-41页 |
第三章:苦难以及苦难中状态的性别差异的原因探析 | 第41-51页 |
第一节: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 | 第42-45页 |
第二节:文化身份的自我解构 | 第45-47页 |
第三节:超越的尝试 | 第47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