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半殖民地、半封建社会(1840~1949年)论文

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市民权运动研究(1905-1930)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二、学术史综述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关于公共租界市民权运动的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关于公共租界华洋关系的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三、主要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 主要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四、概念界定及相关说明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基本概念界定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 关于时间范围第20-21页
第一章 上海公共租界市民权运动的背景第21-43页
    一、公共租界内华人人口的不断增加与华人团体的繁荣发展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 上海公共租界华人人口的增加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 上海华人团体的繁荣发展第23-28页
    二、市民权运动的前声:1905年之前华人参政的提出与消逝第28-32页
    三、市民权运动的直接动力:华人纳税负担与利益享受的失衡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 工部局向租界华人征税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 租界华人纳税之负担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 公共租界华人所享之市政利益第36-39页
    四、市民权运动的深层动力:市民参政意识的觉醒与发展第39-43页
第二章 市民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43-65页
    一、市民的觉醒:华商公议会的成立与“流产”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 由“大闹公堂案”到华人参政的提出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 华商公议会的成立与“流产”第45-47页
    二、抗捐与争权:市民权运动与华人顾问委员会的成立第47-65页
        1. 从抗捐到修改《地皮章程》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 抗捐再起:市民权运动的深入发展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 妥协:华人顾问委员会的成立第60-65页
第三章 争取市民权的初步实现:华董入工部局第65-95页
    一、“徒有虚名”的华人顾问委员会之解体第65-68页
    二、三名华董入工部局第68-89页
    三、华董席数的增加:五华董入工部局第89-95页
第四章 上海公共租界市民权运动中的华人与洋人第95-115页
    一、市民权运动中的华人第9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1. 市民权运动中的商人及商人团体第95-101页
        2. 市民权运动中的其他团体第101-107页
    二、市民权运动中之洋人第107-11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市民权运动中之工部局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2. 市民权运动中之洋人团体第110-111页
        3. 市民权运动中之洋人代表第111-115页
结语第115-117页
附录第117-131页
参考文献第131-137页
致谢第137-138页

论文共1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民国初期山西禁烟研究(1917-1927年)
下一篇: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与“大跃进”初期的社会动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