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石冲击下山区桥梁柔性钢护棚的力学行为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1 危岩落石的危害 | 第11-12页 |
1.1.2 危岩落石的防护措施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国内外棚洞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落石冲击的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2.3 落石冲击数值仿真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所做的工作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落石的运动特性 | 第16-23页 |
2.1 概述 | 第16-17页 |
2.2 落石的运动形式 | 第17-22页 |
2.2.1 落石的滑动运动 | 第17-18页 |
2.2.2 落石的滚动运动 | 第18页 |
2.2.3 落石的飞落运动 | 第18-20页 |
2.2.4 落石的碰撞运动 | 第20-2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碰撞冲击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| 第23-33页 |
3.1 概述 | 第23页 |
3.2 碰撞冲击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的区别 | 第23-24页 |
3.3 碰撞冲击力计算方法 | 第24-26页 |
3.3.1 路基规范法 | 第24-25页 |
3.3.2 隧道手册法 | 第25页 |
3.3.3 日本道路公团方法 | 第25-26页 |
3.3.4 瑞士方法 | 第26页 |
3.4 碰撞冲击非线性有限元理论 | 第26-32页 |
3.4.1 概述 | 第26页 |
3.4.2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| 第26-29页 |
3.4.3 非线性冲击荷载响应算法 | 第29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落石冲击钢护棚的有限元模型 | 第33-44页 |
4.1 LS-DYNA简介 | 第33-34页 |
4.2 有限元材料模型 | 第34-39页 |
4.2.1 混凝土模型 | 第34-37页 |
4.2.2 钢材模型 | 第37-39页 |
4.2.3 落石模型 | 第39页 |
4.3 计算设置与控制 | 第39-40页 |
4.3.1 碰撞接触算法 | 第39页 |
4.3.2 应力初始化 | 第39-40页 |
4.3.3 沙漏控制 | 第40页 |
4.4 模型建立 | 第40-4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落石冲击钢护棚的模拟结果分析 | 第44-62页 |
5.1 冲击防护网的响应 | 第44-51页 |
5.1.1 不同初始冲击能量下防护网的响应 | 第45-47页 |
5.1.2 防护网冲击响应分析 | 第47-48页 |
5.1.3 钢护棚拱架响应分析 | 第48-50页 |
5.1.4 T梁响应分析 | 第50页 |
5.1.5 基座对T梁的冲击力 | 第50-51页 |
5.2 冲击拱架的响应 | 第51-55页 |
5.2.1 不同冲击能量下拱架的响应 | 第52-54页 |
5.2.2 T梁响应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2.3 基座对T梁的冲击力 | 第55页 |
5.3 冲击横系梁的响应 | 第55-59页 |
5.3.1 不同冲击能量下横系梁的响应 | 第56-57页 |
5.3.2 拱架和T梁的响应 | 第57-58页 |
5.3.3 基座对T梁的冲击力 | 第58-59页 |
5.4 不同冲击位置对比分析 | 第59-61页 |
5.4.1 钢护棚拱架响应 | 第59-60页 |
5.4.2 基座冲击力响应 | 第60-61页 |
5.4.3 冲击位置对比分析 | 第6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6章 钢护棚设计优化分析 | 第62-69页 |
6.1 防护网钢丝直径 | 第62-63页 |
6.2 橡胶层厚度 | 第63-65页 |
6.3 钢护棚拱架钢板厚度 | 第65-67页 |
6.4 耗能器设置 | 第67-68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主要结论 | 第69页 |
研究展望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项目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