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缩略语表 | 第11-12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1 轮作制度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2 水旱轮作体系对氮素转化和损失影响 | 第13-15页 |
1.2.1 干湿交替 | 第13-14页 |
1.2.2 土壤质地 | 第14页 |
1.2.3 温度、土壤深度和施肥 | 第14-15页 |
1.3 土壤有机氮 | 第15-16页 |
1.3.1 有机氮种类 | 第15页 |
1.3.2 影响有机氮的因素 | 第15-16页 |
1.3.3 水旱轮作体系里面有机氮研究进展 | 第16页 |
2 研究背景、研究目的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2.1 研究背景 | 第16-17页 |
2.2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2.3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3 长期施用氮肥对水旱和旱地轮作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| 第18-34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3.1.1 试验点概况 | 第18页 |
3.1.2 试验材料 | 第18-19页 |
3.1.3 试验设计 | 第19-20页 |
3.1.4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| 第20-21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32页 |
3.2.1 土壤全氮含量 | 第21-23页 |
3.2.2 土壤酸解氮 | 第23-28页 |
3.2.3 土壤—植物体系氮素平衡 | 第28-31页 |
3.2.4 相关性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3 讨论 | 第32-33页 |
3.4 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用量对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| 第34-50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7页 |
4.1.1 试验材料 | 第34页 |
4.1.2 试验设计 | 第34-35页 |
4.1.3 样品采集 | 第35-36页 |
4.1.4 测定方法 | 第36-37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9页 |
4.2.1 土壤含水量 | 第37-38页 |
4.2.2 可溶性氮组分动态变化 | 第38-41页 |
4.2.3 有机氮组分含量变化 | 第41-46页 |
4.2.4 土壤氮素组成 | 第46-47页 |
4.2.5 土壤酸解氮组分间的转化 | 第47-49页 |
4.3 讨论 | 第49-50页 |
4.4 小结 | 第50页 |
5 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质地对氮素形态的影响 | 第50-67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0-53页 |
5.1.1 试验材料 | 第50-51页 |
5.1.2 试验设计 | 第51页 |
5.1.3 样品采集 | 第51-52页 |
5.1.4 测定方法 | 第52-53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66页 |
5.2.1 土壤水分 | 第53-54页 |
5.2.2 可溶性氮组分动态变化 | 第54-58页 |
5.2.3 有机氮组分含量变化 | 第58-63页 |
5.2.4 土壤氮素组成 | 第63-64页 |
5.2.5 土壤酸解氮组分间的转化 | 第64-66页 |
5.3 讨论 | 第66页 |
5.4 小结 | 第66-67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6.1 总结 | 第67-68页 |
6.2 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