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1 绪论 | 第14-25页 |
| 1.1 旋转爆震发动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1.2 RDE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5-23页 |
| 1.2.1 RDE的早期的探索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1.2.2 RDE的实验的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| 1.2.3 RDE的理论数值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| 1.3 非预混喷注条件下RDE三维数值研究的必要性 | 第23页 |
| 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| 2 旋转爆震发动机冷流掺混特性的数值研究 | 第25-51页 |
| 2.1 数值模拟方法 | 第25-27页 |
| 2.1.1 控制方程 | 第25-26页 |
| 2.1.2 湍流流动模型 | 第26-27页 |
| 2.2 物理模型 | 第27-29页 |
| 2.3 边界条件 | 第29页 |
| 2.4 网格划分 | 第29-30页 |
| 2.5 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30-49页 |
| 2.5.1 不同燃料喷注位置的结果分析 | 第30-34页 |
| 2.5.2 不同燃料喷注角度的结果分析 | 第34-38页 |
| 2.5.3 单侧孔、双侧孔对撞及双侧孔交错喷注的流场特点及掺混特性分析 | 第38-41页 |
| 2.5.4 质量流率对燃料与氧化剂冷流掺混影响的结果分析 | 第41-44页 |
| 2.5.5 出口反压对燃料与氧化剂冷流掺混影响的结果分析 | 第44-47页 |
| 2.5.6 当量比对燃料与氧化剂冷流掺混影响的结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| 3 非预混喷注的旋转爆震发动机流场分析 | 第51-63页 |
| 3.1 数值模拟方法 | 第51-53页 |
| 3.1.1 控制方程 | 第51-52页 |
| 3.1.2 求解方法 | 第52页 |
| 3.1.3 边界条件 | 第52-53页 |
| 3.2 数值验证 | 第53-55页 |
| 3.2.1 守恒定律 | 第53-54页 |
| 3.2.2 爆震波的结构及传播特性 | 第54-55页 |
| 3.3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5-62页 |
| 3.3.1 非预混条件下旋转爆震的三维流场结构 | 第55-57页 |
| 3.3.2 非预混条件下旋转爆震的周向、轴向及径向流场结构分析 | 第57-62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4 旋转爆震发动机工作特性的数值研究 | 第63-83页 |
| 4.1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| 第63-64页 |
| 4.2 不同喷注结构发动机的计算结果分析 | 第64-72页 |
| 4.2.1 不同燃料喷注位置的特性分析 | 第65-67页 |
| 4.2.2 不同燃料喷注角度的特性分析 | 第67-69页 |
| 4.2.3 单侧孔、双侧孔喷注的特性分析 | 第69-71页 |
| 4.2.4 不同结构的发动机性能与冷流掺混特性对比分析 | 第71-72页 |
| 4.3 计算工况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2-82页 |
| 4.3.1 入口质量流率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结果分析 | 第72-76页 |
| 4.3.2 外界反压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结果分析 | 第76-79页 |
| 4.3.3 当量比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结果分析 | 第79-82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| 5 结论及展望 | 第83-85页 |
| 5.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| 第83-84页 |
| 5.2 本文创新点 | 第84页 |
| 5.3 展望 | 第84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-8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6-93页 |
| 附录 | 第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