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8页 |
一、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(一)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(二)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三、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5-16页 |
四、创新之处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低保制度的实施环境及理论依据 | 第18-24页 |
一、城镇居民低保制度的实施环境特点 | 第18-19页 |
(一)经济结构 | 第18-19页 |
(二)地理环境 | 第19页 |
(三)伦理信仰 | 第19页 |
二、相关理论依据 | 第19-24页 |
(一)需求层次理论 | 第19-21页 |
(二)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| 第21页 |
(三)收入均等化分配理论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R市城镇低保制度实施概况及调查分析 | 第24-32页 |
一、低保制度实施概况 | 第24-28页 |
(一)R市的社会背景 | 第24页 |
(二)低保制度的发展变迁 | 第24-28页 |
二、R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状况调查分析 | 第28-32页 |
(一)调查过程 | 第28-29页 |
(二)低保对象的特征 | 第29-30页 |
(三)低保的实施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R市城镇居民低保制度实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32-40页 |
一、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4页 |
(一)针对性制度体系缺失 | 第32页 |
(二)制度实施困难 | 第32-33页 |
(三)配套资金不足 | 第33页 |
(四)过程管理不到位 | 第33-34页 |
二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4-40页 |
(一)少数民族特殊性导致法制建设不能全覆盖 | 第34-35页 |
(二)地区差异性导致标准制定不科学、不统一 | 第35-37页 |
(三)区域经济水平低下、资金来源单一 | 第37-38页 |
(四)管理人员数量不足、质量不高 | 第38-39页 |
(五)监督管理机制缺失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低保制度实施水平的对策建议 | 第40-46页 |
一、健全法律体系 | 第40-41页 |
二、科学界定低保标准 | 第41-42页 |
三、发展地方经济、拓宽资金来源 | 第42-44页 |
四、增加人员数量、提升人员素质 | 第44页 |
五、完善监管体系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