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计算环境下隐私与数据保护关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7-32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7-19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9-28页 |
1.2.1 可搜索加密技术 | 第20-26页 |
1.2.2 同态加密技术 | 第26-27页 |
1.2.3 私有信息检索技术 | 第27页 |
1.2.4 保序加密技术 | 第27-28页 |
1.3 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| 第29-30页 |
1.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| 第30-31页 |
1.6 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31-32页 |
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| 第32-56页 |
2.1 可搜索加密技术 | 第32-45页 |
2.1.1 对称可搜索加密技术 | 第32-38页 |
2.1.2 非对称可搜索加密技术 | 第38-41页 |
2.1.3 功能性扩展 | 第41-45页 |
2.2 同态加密技术 | 第45-47页 |
2.2.1 同态性 | 第46页 |
2.2.2 经典对称同态加密算法 | 第46页 |
2.2.3 Paillier非对称同态加密算法 | 第46-47页 |
2.2.4 全同态加密算法 | 第47页 |
2.3 私有信息检索技术 | 第47-51页 |
2.3.1 基础模型 | 第48页 |
2.3.2 经典多服务器协议 | 第48-49页 |
2.3.3 经典单服务器协议 | 第49-50页 |
2.3.4 Gentry单服务器协议 | 第50-51页 |
2.4 保序加密技术 | 第51-53页 |
2.4.1 简单的方案 | 第51-52页 |
2.4.2 经典抗统计保序加密方案 | 第52页 |
2.4.3 经典抗选择明文攻击保序加密方案 | 第52-53页 |
2.4.4 随机保序函数与强安全模型 | 第53页 |
2.5 其它相关知识 | 第53-56页 |
2.5.1 基本密码学函数 | 第53页 |
2.5.2 加密算法 | 第53-54页 |
2.5.3 哈希算法 | 第54页 |
2.5.4 布隆过滤器 | 第54页 |
2.5.5 稀疏矩阵的间接寻址 | 第54页 |
2.5.6 结构化查询语言 | 第54-56页 |
第三章 基于密文的动态预览方案 | 第56-75页 |
3.1 概述 | 第56-57页 |
3.2 矩阵加同态编码 | 第57-60页 |
3.2.1 基本思路 | 第58页 |
3.2.2 编码矩阵数据 | 第58-60页 |
3.2.3 安全性证明 | 第60页 |
3.3 密文动态预览方案 | 第60-70页 |
3.3.1 方案定义 | 第62页 |
3.3.2 安全模型 | 第62-63页 |
3.3.3 加密文档 | 第63-65页 |
3.3.4 构造安全索引 | 第65-67页 |
3.3.5 最终方案 | 第67-69页 |
3.3.6 安全性证明 | 第69-70页 |
3.4 与可搜索加密技术的结合 | 第70-72页 |
3.5 性能分析 | 第72-74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四章 基于密文的可比较数字查询方案 | 第75-83页 |
4.1 概述 | 第75-76页 |
4.2 数据加密与检索方案 | 第76-80页 |
4.2.1 方案定义 | 第76页 |
4.2.2 安全模型 | 第76-77页 |
4.2.3 具体构造 | 第77-79页 |
4.2.4 安全性证明 | 第79-80页 |
4.3 性能分析 | 第80-82页 |
4.3.1 存储开销 | 第80页 |
4.3.2 计算开销 | 第80-8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第五章 基于密文的增量式多关键字检索方案 | 第83-92页 |
5.1 概述 | 第83-84页 |
5.2 随机布隆过滤器 | 第84-86页 |
5.2.1 方案定义 | 第84页 |
5.2.2 安全模型 | 第84-85页 |
5.2.3 具体构造 | 第85-86页 |
5.2.4 安全性证明 | 第86页 |
5.3 安全多关键字检索方案 | 第86-89页 |
5.3.1 方案定义 | 第86-87页 |
5.3.2 具体构造 | 第87-88页 |
5.3.3 安全性证明 | 第88页 |
5.3.4 应用示例 | 第88-89页 |
5.4 性能分析 | 第89-9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0-92页 |
第六章 基于密文的多功能组合检索方案 | 第92-117页 |
6.1 概述 | 第92-93页 |
6.2 分层可搜索加密架构 | 第93-107页 |
6.2.1 重定义可搜索加密算法 | 第93-95页 |
6.2.2 分层可搜索加密方案定义 | 第95-98页 |
6.2.3 安全模型 | 第98-99页 |
6.2.4 基本思路 | 第99-101页 |
6.2.5 构造对称加密组件 | 第101-103页 |
6.2.6 构造非对称加密组件 | 第103-106页 |
6.2.7 安全性证明 | 第106-107页 |
6.3 构造功能组件 | 第107-114页 |
6.3.1 综述 | 第107-108页 |
6.3.2 排序查询组件 | 第108-110页 |
6.3.3 范围查询组件 | 第110-113页 |
6.3.4 其它功能组件 | 第113-114页 |
6.4 性能分析 | 第114-115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15-117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117-120页 |
7.1 全文总结 | 第117-118页 |
7.2 后续工作展望 | 第118-120页 |
致谢 | 第120-1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1-130页 |
攻博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130-131页 |
攻博期间参与主研的项目 | 第131-1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