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特种结构论文--抗震动结构、防灾结构论文--耐震、隔震、防爆结构论文

村镇砌体房屋抗震建筑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的框架第14-15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15-16页
第2章 地震特点及村镇砌体房屋震害分析第16-29页
    2.1 地震的特征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震灾害的分布特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震灾害的发生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地震次生灾害分析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破坏机理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村镇砌体房屋的地震破坏表象特征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砌体结构常见的震害裂缝分析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破坏集中现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其他破坏现象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村镇砌体房屋抗震现状概述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村镇砌体房屋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村镇砌体房屋的震害原因第26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村镇砌体房屋抗震有限元分析第29-44页
    3.1 有限元分析的概念和原理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有限元法的概念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有限元分析的原理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有限元分析模型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有限元模型中单元类型的选取第30-31页
    3.2 SAP2000 时程分析法与地震波的选取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时程分析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罕遇地震条件的引入及本文所选地震波的介绍第33-35页
    3.3 现有抗震规范下村镇砌体房屋模型的选取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砌体房屋的选取及模型构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砌体模型的有限元模态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3.4 罕遇地震条件下村镇砌体房屋的动力时程分析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砌体模型的剪应力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墙体节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4章 村镇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的薄弱部位分析第44-68页
    4.1 悬挑部位对砌体建筑抗震的影响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模型 3 轴横墙立面图对比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A轴墙体的反应谱分析对比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特殊节点的时程分析对比第46-48页
    4.2 圈梁与门窗过梁的设置情况对建筑抗震的影响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前后立面图对比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A轴墙体的反应谱分析对比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特殊节点的时程分析对比第51-53页
    4.3 门窗洞口尺寸的影响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A轴墙体的反应谱分析对比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特殊节点的时程分析对比第55-58页
    4.4 层高对建筑抗震的影响第58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1轴墙体的反应谱分析对比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特殊节点的时程分析对比第59-62页
    4.5 基础圈梁的设置对建筑抗震的影响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3 轴墙体的反应谱分析对比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特殊节点的时程分析对比第63-66页
    4.6 墙体砌筑方式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5章 村镇砌体房屋抗震的建筑技术措施第68-80页
    5.1 村镇砌体房屋各部位的尺度设计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建筑的体型设计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平面设计第69-70页
    5.2 抗震薄弱部位构造设计与加固第70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新建房屋的抗震构造设计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既有房屋的抗震构造加固第73-77页
    5.3 村镇房屋地基的处理及基础新材料的选择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地基的处理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基础新材料的选择(土工合成材料在基础隔震中的应用)第77-7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9-80页
结论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6页
致谢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当代建筑剖面设计研究
下一篇:纯电动车整车控制器设计与失效性分析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