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跨度钢管砼劲性骨架拱桥施工控制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拱桥的发展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 劲性骨架拱桥的施工特点 | 第11页 |
1.4 劲性骨架拱桥施工控制的必要性和难点 | 第11-12页 |
1.5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梁板结构模型的建立 | 第13-21页 |
2.1 尾水大桥结构简介 | 第13-16页 |
2.1.1 总体设计 | 第13页 |
2.1.2 结构构造 | 第13-15页 |
2.1.3 各个阶段施工方法 | 第15-16页 |
2.2 梁板模型建立 | 第16-21页 |
2.2.1 拱肋单元模拟 | 第16-17页 |
2.2.2 主要材料 | 第17-18页 |
2.2.3 施工顺序 | 第18页 |
2.2.4 面积等效法计算等效板厚 | 第18-19页 |
2.2.5 桥面板梁格法模拟 | 第19页 |
2.2.6 边界条件处理及简化 | 第19-20页 |
2.2.7 简化计算和假定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结构静力分析 | 第21-41页 |
3.1 施工阶段结构分析 | 第21-31页 |
3.1.1 挠度分析 | 第21-24页 |
3.1.2 应力分析 | 第24-31页 |
3.2 成桥状态结构分析 | 第31-39页 |
3.2.1 承载能力极限承载力计算 | 第31-34页 |
3.2.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| 第34-39页 |
3.2.3 应力叠加法与内力叠加法适用范围 | 第3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稳定性与使用过程截面应力重分布分析 | 第41-51页 |
4.1 稳定性分析 | 第41-44页 |
4.1.1 前言 | 第41页 |
4.1.2 稳定性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 | 第41-42页 |
4.1.3 拱肋浇筑过程中结构稳定性 | 第42-44页 |
4.2 使用十年后截面应力重分布 | 第44-50页 |
4.2.1 前言 | 第44页 |
4.2.2 基本理论和公式推导 | 第44-47页 |
4.2.3 计算成桥十年后的截面应力重分布 | 第47-5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拱肋施工优化 | 第51-74页 |
5.1 拱肋施工优化概述 | 第51-52页 |
5.2 纵向浇筑顺序优化 | 第52-64页 |
5.2.1 挠度对比 | 第53-55页 |
5.2.2 各组分内力 | 第55-63页 |
5.2.3 施工稳定性 | 第63-64页 |
5.2.4 小结 | 第64页 |
5.3 横向分层优化 | 第64-73页 |
5.3.1 挠度分析 | 第65-66页 |
5.3.2 各个组分应力 | 第66-71页 |
5.3.3 稳定性分析 | 第71-72页 |
5.3.4 小结 | 第72-73页 |
5.4 最优方案 | 第7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4-75页 |
1 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74页 |
2 本文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