恽代英体育思想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1 引言 | 第8-17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1.3 恽代英生平简介 | 第9-10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1.4.1 关于恽代英哲学思想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4.2 关于恽代英体育思想的研究 | 第11-17页 |
2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17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2.2.1 文献资料法 | 第17页 |
2.2.2 历史研究法 | 第17页 |
2.2.3 比较研究法 | 第17-18页 |
2.2.4 专家访谈法 | 第18页 |
2.2.5 逻辑分析法 | 第18-19页 |
3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19-38页 |
3.1 恽代英体育思想的内容 | 第19-28页 |
3.1.1 教育思想中的“三育鼎立” | 第19-20页 |
3.1.2 体育“以身体强健为惟一之目的” | 第20-21页 |
3.1.3 学校体育要“保学生之健康” | 第21-22页 |
3.1.4 追求“运动之最合宜有益之方法” | 第22-26页 |
3.1.5 体育具有“改造社会的色彩” | 第26-27页 |
3.1.6 体育服务于“革命的主力军” | 第27-28页 |
3.2 恽代英体育思想的特征 | 第28-30页 |
3.2.1 “五四运动”前,强调体育的自然本质 | 第29页 |
3.2.2 “五四运动”后,重视体育的社会本质 | 第29-30页 |
3.3 恽代英体育思想的成因 | 第30-35页 |
3.3.1 时代因素:民族危亡,体育救国 | 第30-31页 |
3.3.2 教育因素:继承传统,接受西学 | 第31-32页 |
3.3.3 哲学因素:信仰马列,投身革命 | 第32-35页 |
3.4 恽代英体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| 第35-38页 |
3.4.1 对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价值 | 第35-36页 |
3.4.2 对近代社会体育发展的价值 | 第36页 |
3.4.3 对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价值 | 第36-38页 |
4 结论与建议 | 第38-40页 |
4.1 结论 | 第38-39页 |
4.2 建议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附录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