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财产犯罪中的占有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16-24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6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6-22页 |
三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第一章 财产犯罪中的占有概述 | 第24-46页 |
第一节 我国财产犯罪中的占有 | 第24-30页 |
一、问题缘起 | 第24-26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26-30页 |
第二节 大陆法系财产犯罪中的占有 | 第30-41页 |
一、德国财产犯罪中的占有 | 第30-34页 |
二、日本财产犯罪中的占有 | 第34-39页 |
三、台湾地区财产犯罪中的占有 | 第39-41页 |
第三节 英美法系财产犯罪中的占有 | 第41-45页 |
一、英国财产犯罪中的占有 | 第41-42页 |
二、美国财产犯罪中的占有 | 第42-4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二章 财产犯罪中的占有比较 | 第46-73页 |
第一节 财产犯罪中的占有中外比较 | 第46-54页 |
一、占有概念 | 第46-47页 |
二、占有性质 | 第47-48页 |
三、占有的客观要素 | 第48-49页 |
四、占有的主观要素 | 第49-50页 |
五、占有对象 | 第50-54页 |
第二节 财产犯罪中的占有与民法中的占有比较 | 第54-72页 |
一、占有概念 | 第55-57页 |
二、占有的客观要素 | 第57-60页 |
三、占有的主观要素 | 第60-64页 |
四、占有主体 | 第64-67页 |
五、占有对象 | 第67-68页 |
六、占有功能 | 第68-7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三章 财产犯罪中的占有的基本构造 | 第73-93页 |
第一节 占有的客观要素 | 第73-88页 |
一、占有的客观要素理论嬗变 | 第73-76页 |
二、事实占有 | 第76-77页 |
三、观念占有 | 第77-85页 |
四、事实占有与观念占有关系辨析 | 第85-88页 |
第二节 占有的主观要素 | 第88-92页 |
一、占有的主观要素论争 | 第88-89页 |
二、占有的主观要素涵释 | 第89-9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四章 财产犯罪中的占有的特殊形态 | 第93-111页 |
第一节 单数主体的占有 | 第93-98页 |
一、单数主体的事实占有 | 第93-94页 |
二、单数主体的观念占有 | 第94-98页 |
第二节 复数主体的占有 | 第98-107页 |
一、具有上下、主从关系的复数主体的占有 | 第98-102页 |
二、具有平行对等关系的复数主体的占有 | 第102-107页 |
第三节 不同阶段的占有 | 第107-110页 |
一、占有的建立 | 第107-108页 |
二、占有的维持 | 第108页 |
三、占有的消灭 | 第108-109页 |
四、占有变动的特殊类型 | 第109-11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10-111页 |
第五章 财产犯罪中的占有实务疑难问题研究 | 第111-158页 |
第一节 封缄物的占有 | 第111-121页 |
一、封缄物的占有界定 | 第111-113页 |
二、封缄物的占有疑难问题 | 第113-120页 |
三、封缄物的占有应然立场 | 第120-121页 |
第二节 死者财物的占有 | 第121-134页 |
一、死者财物的占有界定 | 第121-123页 |
二、死者财物的占有疑难问题 | 第123-132页 |
三、死者财物的占有应然立场 | 第132-134页 |
第三节 存款的占有 | 第134-151页 |
一、存款的占有界定 | 第134-135页 |
二、存款的占有疑难问题 | 第135-140页 |
三、存款的占有应然立场 | 第140-143页 |
四、存款的占有理论展开运用 | 第143-151页 |
第四节 虚拟财产的占有 | 第151-157页 |
一、虚拟财产的占有界定 | 第151-155页 |
二、虚拟财产的占有疑难问题 | 第155-156页 |
三、虚拟财产的占有应然立场 | 第156-15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57-158页 |
结语 | 第158-1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1-168页 |
致谢 | 第168-1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1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