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12-18页 |
一、选题依据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三、研究内容及创新 | 第16-17页 |
四、研究方法与技术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传媒批判理论的概述 | 第18-38页 |
第一节 大众传媒批判理论的形成来源 | 第18-24页 |
一、现实背景 | 第18-21页 |
二、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第二节 大众传媒批判理论的演变过程 | 第24-27页 |
一、否定性传媒研究阶段 | 第24-25页 |
二、建设性传媒研究阶段 | 第25-27页 |
第三节 大众传媒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 | 第27-38页 |
一、大众传媒批判理论对传播媒介的批判:国家控制的新形式 | 第27-30页 |
二、大众传媒批判理论对传播内容的批判:麻痹人性的精神鸦片 | 第30-35页 |
三、大众传媒批判理论对传播受众的批判:单向度的人 | 第35-38页 |
第二章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传媒批判理论的成就与困境 | 第38-47页 |
第一节 大众传媒批判理论的成就 | 第38-41页 |
一、开创了传媒批判学研究路径 | 第38-39页 |
二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视角 | 第39-40页 |
三、完善了大众文化的理论构建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大众传媒批判理论的困境 | 第41-47页 |
一、陷入极端的技术批判 | 第42-43页 |
二、持有精英主义的偏见 | 第43页 |
三、无视实践的力量 | 第43-44页 |
四、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| 第44-45页 |
五、缺乏实际的解决方案 | 第45-47页 |
第三章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传媒批判理论对中国传媒建设的启示 | 第47-69页 |
第一节 中国传媒的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| 第47-59页 |
一、中国传媒的发展现状 | 第47-53页 |
二、中国传媒的主要问题 | 第53-59页 |
第二节 中国传媒建设的发展路径 | 第59-69页 |
一、人的主体性复归 | 第60-63页 |
二、传媒他律的实现 | 第63-66页 |
三、传媒文化的净化 | 第66-69页 |
结语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