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水分和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中传输的研究
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水泥基材料领域应用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2.1 水分在水泥基材料中传输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2 离子在水泥基材料中传输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 本文主要开展的工作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及软件简介 | 第19-31页 |
2.1 分子动力学模拟 | 第19-29页 |
2.1.1 力场及势函数 | 第19-22页 |
2.1.2 牛顿运动方程的求解 | 第22页 |
2.1.3 不同的系综 | 第22-23页 |
2.1.4 初始条件的设定 | 第23-24页 |
2.1.5 边界条件 | 第24-25页 |
2.1.6 模拟的基本运算步骤 | 第25页 |
2.1.7 数据分析 | 第25-29页 |
2.2 软件简介 | 第29-31页 |
2.2.1 Lammps软件介绍 | 第29页 |
2.2.2 VMD软件介绍 | 第29-30页 |
2.2.3 MATLAB软件介绍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及相应模型 | 第31-37页 |
3.1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 | 第31页 |
3.2 水化产物的分子模型 | 第31-37页 |
3.2.1 C-S-H凝胶的分子模型 | 第31-33页 |
3.2.2 其它产物的分子模型 | 第33-37页 |
第4章 水分和离子在C-S-H凝胶孔中的传输 | 第37-67页 |
4.1 引言 | 第37页 |
4.2 模型创建 | 第37-42页 |
4.2.1 C-S-H凝胶初始结构的建立 | 第37-39页 |
4.2.2 C-S-H凝胶模型的实验验证 | 第39-40页 |
4.2.3 水分和离子传输模型的构建 | 第40-42页 |
4.3 计算方法 | 第42页 |
4.4 水分子模拟的结果与讨论 | 第42-56页 |
4.4.1 密度分布、偶极矩和取向分布 | 第42-47页 |
4.4.2 径向分布函数和表面轨迹 | 第47-52页 |
4.4.3 氢键和配位数 | 第52-53页 |
4.4.4 动力学特性 | 第53-56页 |
4.5 离子模拟的结果与讨论 | 第56-64页 |
4.5.1 离子的表面吸附 | 第56-59页 |
4.5.2 离子的局部结构 | 第59-62页 |
4.5.3 离子的运动特性 | 第62-6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4-67页 |
第5章 水分和离子在其它水化产物中的传输 | 第67-83页 |
5.1 引言 | 第67页 |
5.2 模型创建及计算方法 | 第67-70页 |
5.3 水分传输结果与分析 | 第70-74页 |
5.3.1 密度分布 | 第70-71页 |
5.3.2 偶极矩 | 第71-72页 |
5.3.3 氢键变化 | 第72-73页 |
5.3.4 运动特性 | 第73-74页 |
5.4 离子传输结果与分析 | 第74-82页 |
5.4.1 离子的表面吸附 | 第74-77页 |
5.4.2 离子的运动特性 | 第77-8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3-85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83-84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9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| 第95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