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7页 |
1.1 药物制剂的质量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1.1 目的与意义 | 第13页 |
1.1.2 质量研究分析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2 药代动力学分析 | 第14-15页 |
1.2.1 体内药物分析 | 第14-15页 |
1.3 降糖药物研究概况 | 第15页 |
1.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HPCE法同时检测四种降糖药物及其制剂含量 | 第17-25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仪器与试剂 | 第17-18页 |
2.2.1 仪器 | 第17-18页 |
2.2.2 试剂 | 第18页 |
2.3 实验部分 | 第18-19页 |
2.3.1 检测波长的选择 | 第18页 |
2.3.2 测定条件 | 第18-19页 |
2.3.3 样品制备 | 第19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19-24页 |
2.4.1 条件优化 | 第19-21页 |
2.4.2 标准曲线方程 | 第21页 |
2.4.3 精密度与稳定性试验 | 第21-22页 |
2.4.4 加样回收率试验 | 第22页 |
2.4.5 供试品的含量测定 | 第22-24页 |
2.5 结论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HPCE和HPLC法测定复方盐酸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片中两种主药含量 | 第25-36页 |
3.1 引言 | 第25页 |
3.2 仪器与试剂 | 第25-26页 |
3.2.1 仪器 | 第25页 |
3.2.2 试剂 | 第25-26页 |
3.3 实验部分 | 第26-27页 |
3.3.1 检测波长的选择 | 第26页 |
3.3.2 检测条件的选择 | 第26页 |
3.3.3 样品制备 | 第26-27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4页 |
3.4.1 条件优化 | 第27-29页 |
3.4.2 标准曲线方程 | 第29-30页 |
3.4.3 精密度与稳定性试验 | 第30页 |
3.4.4 加样回收率试验 | 第30-32页 |
3.4.5 供试品含量测定 | 第32-33页 |
3.4.6 HPLC和HPCE两种方法的比较 | 第33-34页 |
3.5 结论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HPCE法研究格列美脲和盐酸二甲双胍兔体内药代动力学 | 第36-45页 |
4.1 引言 | 第36页 |
4.2 仪器与试剂 | 第36-37页 |
4.2.1 仪器 | 第36页 |
4.2.2 试剂 | 第36-37页 |
4.2.3 实验动物 | 第37页 |
4.3 实验部分 | 第37-38页 |
4.3.1 检测条件 | 第37页 |
4.3.2 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| 第37-38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3页 |
4.4.1 HPCE条件的优化 | 第38页 |
4.4.2 格列美脲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| 第38-41页 |
4.4.3 盐酸二甲双胍片及自制复方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| 第41-43页 |
4.5 结论 | 第43-45页 |
论文小结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