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道路建筑材料论文

掺煤气化粗渣水泥稳定基层材料组成及路用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道路基层材料需求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煤气化技术的应用概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综合开发利用煤气化渣的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煤气化渣国内外应用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半刚性基层应用概况及趋势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半刚性基层应用概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半刚性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掺煤气化渣半刚性基层的可行性及优势第15-16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7-18页
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及设备第18-22页
    2.1 集料基本技术特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集料物理指标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集料筛分结果第19页
    2.2 水泥、石灰基本技术特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水泥基本技术特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石灰基本技术特性第20页
    2.3 其它材料技术特性第20-21页
    2.4 试验仪器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试验用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其它试验器材第2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三章 煤气化渣技术特性第22-35页
    3.1 煤气化渣形成过程第22页
    3.2 渣中残碳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3.3 煤气化渣的筛分和密度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煤气化渣的筛分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煤气化渣的密度第24-25页
    3.4 煤气化渣的粒度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3.5 煤气化渣的外观形貌与微观结构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煤气化渣的宏观形貌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煤气化渣的SEM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3.6 煤气化渣的EDS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3.7 煤气化渣矿物组成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四章 煤气化渣与无机胶凝材料硬化作用机制第35-51页
    4.1 煤气化渣胶砂强度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试验方案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掺煤气化渣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与讨论第35-38页
    4.2 煤气化渣与无机胶凝材料硬化产物分析第3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试验方案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SEM结果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EDS结果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XRD结果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五章 掺煤气化渣半刚性基层组成设计第51-75页
    5.1 半刚性基层级配类型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5.2 掺煤气化渣水泥稳定半刚性基层配合比第52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掺煤气化渣悬浮密实水泥稳定半刚性基层设计级配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掺煤气化渣骨架密实水泥稳定半刚性基层设计级配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粗集料空隙体积及结合料压密体积试验第59-60页
    5.3 掺煤气化渣半刚性基层材料击实试验及结果分析第60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不同煤气化渣掺量水稳碎石击实试验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不同水泥掺量的煤气化渣水稳碎石击实试验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不同石灰掺量的煤气化渣水稳碎石击实试验第65-66页
    5.4 掺煤气化渣水泥稳定半刚性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第66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不同煤气化渣掺量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不同水泥掺量的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不同石灰掺量的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第70-71页
    5.5 掺煤气化渣水泥稳定半刚性基层配合比第71-73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第六章 掺煤气化渣水泥稳定半刚性基层路用性能第75-89页
    6.1 劈裂强度试验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劈裂机理及试验方法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试验结果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6.2 干缩性能试验第78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干缩机理分析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干缩试验原理与方法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干缩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9-86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86-89页
结论与展望第89-91页
    结论第89-90页
    展望第90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6-97页
致谢第97页

论文共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昌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机理及综合处治技术研究
下一篇:振动压路机无级调频调幅机构的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