桶形基础沉贯吸力值确定及其承载性状的研究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1 绪论 | 第15-3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5-2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9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29-31页 |
2 确定沉贯吸力值范围的理论方法 | 第31-47页 |
2.1 引言 | 第31页 |
2.2 最大吸力值的确定 | 第31-32页 |
2.3 最小吸力值的确定 | 第32-41页 |
2.4 临界吸力值的确定 | 第41-43页 |
2.5 理论结果的验证 | 第43-46页 |
2.6 小结 | 第46-47页 |
3 桶形基础竖向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| 第47-55页 |
3.1 引言 | 第47页 |
3.2 桶形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的求解方法 | 第47-51页 |
3.3 桶形基础竖向承载的模型试验 | 第51-53页 |
3.4 理论结果可靠性验证 | 第53-54页 |
3.5 小结 | 第54-55页 |
4 桶形基础拔出引起泥面沉陷特性 | 第55-66页 |
4.1 引言 | 第55页 |
4.2 确定桶底部塑性变形区的范围 | 第55-58页 |
4.3 泥面沉陷范围的计算 | 第58-59页 |
4.4 泥面沉陷量的计算 | 第59-61页 |
4.5 桶形基础上拔模型试验 | 第61-64页 |
4.6 理论结果验证 | 第64-65页 |
4.7 小结 | 第65-66页 |
5 桶形基础水平承载失效机制的模型试验 | 第66-77页 |
5.1 引言 | 第66页 |
5.2 试验方案 | 第66-68页 |
5.3 地基中破坏面形态分析 | 第68-69页 |
5.4 桶形基础直径方向上破坏面的形成规律 | 第69-72页 |
5.5 桶形基础圆周方向上破坏面的形成规律 | 第72-74页 |
5.6 泥面的隆起和沉陷范围分析 | 第74-75页 |
5.7 小结 | 第75-7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77-79页 |
6.1 结论 | 第77-78页 |
6.2 展望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与科研情况 | 第87-88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