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形势下安塞腰鼓传承现状与发展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1 前言 | 第7-9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7页 |
1.2 研究目的 | 第7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7-9页 |
1.3.1 科学意义 | 第7-8页 |
1.3.2 实践意义 | 第8-9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9-17页 |
2.1 有关概念界定 | 第9-11页 |
2.1.1 传承 | 第9-10页 |
2.1.2 传承人 | 第10-11页 |
2.1.3 非物质文化遗产 | 第11页 |
2.2 国内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2.2.1 国内研究 | 第11-12页 |
2.2.2 国外研究 | 第12-13页 |
2.3 有关安塞腰鼓的研究 | 第13-16页 |
2.3.1 历史渊源的研究 | 第13页 |
2.3.2 价值与功能研究 | 第13-14页 |
2.3.3 特征研究 | 第14页 |
2.3.4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4-15页 |
2.3.5 发展对策研究 | 第15-16页 |
2.4 评述 | 第16-17页 |
3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7-21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17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21页 |
3.2.1 文献资料法 | 第17页 |
3.2.2 访谈法 | 第17-18页 |
3.2.3 实地考察法 | 第18页 |
3.2.4 问卷调查法 | 第18-20页 |
3.2.5 数理统计法 | 第20-21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57页 |
4.1 新形势的研究背景 | 第21页 |
4.2 安塞腰鼓的基本概况 | 第21-29页 |
4.2.1 安塞县简介 | 第21-22页 |
4.2.2 发展历程 | 第22-23页 |
4.2.3 基本特征 | 第23-27页 |
4.2.4 现代价值体现 | 第27-29页 |
4.3 安塞腰鼓的传承状况 | 第29-50页 |
4.3.1 安塞腰鼓传承组织状况 | 第29-30页 |
4.3.2 安塞腰鼓的传承内容 | 第30-38页 |
4.3.3 安塞腰鼓参与者状况 | 第38-50页 |
4.4 新形势下安塞腰鼓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50-52页 |
4.4.1 发展理念较为滞后 | 第50页 |
4.4.2 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| 第50-51页 |
4.4.3 传承人出现断层 | 第51页 |
4.4.4 部分传统技艺失传 | 第51-52页 |
4.5 新形势下安塞腰鼓的发展研究 | 第52-57页 |
4.5.1 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念 | 第52页 |
4.5.2 强化安塞腰鼓专项保护制度 | 第52-54页 |
4.5.3 建立一支专业、稳定的传承队伍 | 第54-55页 |
4.5.4 将安塞腰鼓纳入体育赛事 | 第55-57页 |
5 结论 | 第57-58页 |
5.1 安塞腰鼓的发展历程 | 第57页 |
5.2 安塞腰鼓传承现状 | 第57页 |
5.3 安塞腰鼓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57页 |
5.4 安塞腰鼓的发展研究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附件一 | 第62-63页 |
附件二 | 第63-65页 |
附件三 | 第65-68页 |
附件四 | 第68-69页 |
附件五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以及科研情况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