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卫视非编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1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本人所承担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网络安全概述 | 第11-18页 |
2.1 网络安全概述 | 第11-13页 |
2.1.1 网络安全的特征 | 第12页 |
2.1.2 主要的网络安全威胁 | 第12-13页 |
2.1.3 不同环境和应用中的网络安全 | 第13页 |
2.2 网络物理安全分析 | 第13-14页 |
2.3 网络结构的安全分析 | 第14页 |
2.4 网络系统的安全分析 | 第14-15页 |
2.5 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分析 | 第15页 |
2.6 网络管理的安全风险分析 | 第15-16页 |
2.7 网络安全措施 | 第16-17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厦门卫视非编网络需求分析 | 第18-27页 |
3.1 非编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| 第18-20页 |
3.1.1 非编网的特殊性 | 第18页 |
3.1.2 非编网安全的引申属性 | 第18-19页 |
3.1.3 非编网的重要性 | 第19-20页 |
3.1.4 国内电视台非编网建设现状 | 第20页 |
3.2 业务需求分析 | 第20-22页 |
3.2.1 非编网的总体目标 | 第20-21页 |
3.2.2 非编网的基本要求 | 第21页 |
3.2.3 非编网的系统设计原则 | 第21-22页 |
3.3 非编网络设计的关键技术 | 第22-24页 |
3.4 功能需求 | 第24-2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四章 厦门卫视非编网络安全设计 | 第27-49页 |
4.1 网络机房的安全设计 | 第27-29页 |
4.2 网络结构的安全设计 | 第29-34页 |
4.2.1 网络基本框架设计 | 第29-30页 |
4.2.2 存储结构设计 | 第30-32页 |
4.2.3 存储带宽设计 | 第32-33页 |
4.2.4 链路的冗余设计 | 第33页 |
4.2.5 访问控制策略设计 | 第33-34页 |
4.2.6 硬件设备的安全设计 | 第34页 |
4.3 数据的安全设计 | 第34-38页 |
4.4 网络维护与操作的安全设计与实施 | 第38-40页 |
4.5 应用系统安全设计与实施 | 第40-41页 |
4.6 播出安全应急设计 | 第41页 |
4.7 预防攻击的安全设计 | 第41-42页 |
4.7.1 预防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的设计 | 第41-42页 |
4.7.2 预防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的设计 | 第42页 |
4.8 预防病毒的安全设计 | 第42-43页 |
4.9 网络管理规章制度的安全设计 | 第43-44页 |
4.10 应急安全系统设计 | 第44-46页 |
4.10.1 各种应急措施的设计 | 第44-45页 |
4.10.2 故障处理以及应急方案的演练 | 第45-46页 |
4.11 人员的培训 | 第46-48页 |
4.12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厦门卫视非编网安全实现技术亮点 | 第49-60页 |
5.1 先进的P2 半导体存储技术 | 第49-50页 |
5.2 创新的在线资源备份技术 | 第50-52页 |
5.2.1 在线备份系统介绍 | 第50-52页 |
5.2.2 在线备份系统的管理 | 第52页 |
5.3 完备的网络监控和预警机制 | 第52-57页 |
5.3.1 SecView 模块构成 | 第52-54页 |
5.3.2 SecView 监控体系 | 第54-57页 |
5.4 无缝对接的非编网与媒体子系统 | 第57页 |
5.5 自动对制式进行转码收录系统 | 第57页 |
5.6 安全隔离交换平台的设计 | 第57-59页 |
5.7 常用网络系统维护工具 | 第59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0-64页 |
6.1 总结 | 第60页 |
6.2 工作展望 | 第60-64页 |
6.2.1 非编网络结构的展望 | 第61-62页 |
6.2.2 建成后非编网络系统本身的拓展 | 第62-64页 |
厦门卫视简介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所获奖项 | 第69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