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7-22页 |
1.1:导电陶瓷材料简介 | 第7页 |
1.2:导电陶瓷材料的导电机制 | 第7-8页 |
1.3:La_2NiO_4导电陶瓷结构研究简介 | 第8-17页 |
1.3.1:概述 | 第8-12页 |
1.3.2:A_2BO_4型复合氧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其相互转变 | 第12-14页 |
1.3.3:A_2BO_4型复合氧化物中轴比c/a及A-O、B-O键的性质 | 第14-15页 |
1.3.4:La_2NiO_4的非化学计量现象 | 第15-17页 |
1.4:LaFe_xNi_(1-x)O_3固溶体结构研究 | 第17-21页 |
1.4.1:固溶体简介 | 第17-18页 |
1.4.1.1:固溶体分类 | 第17页 |
1.4.1.2:对固溶体形成的要求 | 第17-18页 |
1.4.1.3:研究固溶体的实验方法 | 第18页 |
1.4.2:LaFe_xNi_(1-x)O_3的结构研究 | 第18-21页 |
1.5:本论文主要内容及意义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实验部分 | 第22-26页 |
2.1:样品的制备 | 第22-24页 |
2.1.1:La-Ni-O/La-Fe-Ni-O样品的制备 | 第22-23页 |
2.1.2:Ag/导电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2.1.2.1:类金属导电陶瓷含量 | 第23页 |
2.1.2.2:其它添加物含量 | 第23-24页 |
2.1.2.3:材料的制备工艺 | 第24页 |
2.2:样品的检测 | 第24-26页 |
2.2.1:主要仪器 | 第24页 |
2.2.2:主要使用软件 | 第24-25页 |
2.2.3:样品的XRD实验 | 第25页 |
2.2.4:样品的微观形貌试验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XRD实验原理简介 | 第26-34页 |
3.1:引言 | 第26页 |
3.2:XRD简介 | 第26-30页 |
3.2.1:X射线的产生 | 第26-27页 |
3.2.2:多晶X射线衍射 | 第27-30页 |
3.2.2.1:X射线衍射原理 | 第27-29页 |
3.2.2.2:多晶X射线积分强度 | 第29-30页 |
3.3:实验仪器与装置 | 第30-31页 |
3.4:XRD分析方法简介 | 第31-34页 |
3.4.1:物相定性方法简介 | 第32页 |
3.4.2:定量分析方法简介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La_2NiO_4陶瓷材料XRD研究 | 第34-46页 |
4.1:1450℃烧结温度下不同配比样品的XRD分析 | 第34-39页 |
4.1.1:样品的物相鉴定 | 第34-35页 |
4.1.2:样品的物相组成定量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1.3:晶格常数的精确测定 | 第36-38页 |
4.1.4:材料晶粒尺寸的求解 | 第38-39页 |
4.2:不同烧结温度下X_(La)∶X_(Ni)为1∶1的样品的XRD分析 | 第39-43页 |
4.3:不同烧结温度下X_(La)∶X_(Ni)为2∶3的样品的XRD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4:X_(La)∶X_(Ni)为3∶1的样品在空气中相变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5: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5章 La-Fe-Ni-O陶瓷材料结构研究 | 第46-55页 |
5.1:引言 | 第46页 |
5.2:La-Fe-Ni-O陶瓷的结构分析 | 第46-53页 |
5.2.1:物相鉴定 | 第46-50页 |
5.2.2:晶格常数的精确测定 | 第50-53页 |
5.3:LaFe_(0.25)Ni_(0.75)O_3烧蚀实验 | 第53-54页 |
5.4: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6章 球磨及退火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 | 第55-61页 |
6.1:粉料制备 | 第55页 |
6.2:粉料性能检测 | 第55-59页 |
6.2.1:粉料球磨过程的非晶化 | 第55-58页 |
6.2.2:粉料退火再结晶 | 第58-59页 |
6.3:本章小节 | 第59-61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