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软件工程论文

支持自动生成的界面设计模式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1 引言第10-13页
    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界面设计模式对界面自动生成的支持第11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创新点第11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1-13页
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3-26页
    2.1 几个简单的用于交互的界面模型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PAC模型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Seeheim模型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Multragent模型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人机对话模型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基于模板的界面设计第15-16页
    2.3 用户界面设计工具第16-17页
    2.4 设计模式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设计模式的组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设计模式的描述第18-19页
    2.5 界面设计模式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用户界面设计模式的概况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基于用户目标的界面模式第21-23页
    2.6 代码自动生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代码自动生成的概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代码自动生成的发展过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目前对代码自动生成的研究第25-26页
3 FMP界面模型第26-27页
4 界面设计模式的实现理论和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4.1 MVC模式第27页
    4.2 MDA模型转换第27-28页
    4.3 基于模式的代码生成第28-29页
5 可见交互对象第29-31页
    5.1 汇集第29页
    5.2 数据对象第29页
    5.3 查询条件对象第29-30页
    5.4 控制参数对象第30-31页
6 汇集模式第31-45页
    6.1 自由展示模式第31-4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实现问题描述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问题解决方案第33-41页
    6.2 图表展示模式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实现问题描述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问题解决方案第43-45页
7 查询条件对象第45-56页
    7.1 实现问题描述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查询条件对象的形式化描述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展示形式第45-48页
    7.2 解决方案第48-5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自由格式查询条件对象的生成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组合格式查询条件对象的生成第51-56页
8 设计模式实例测试第56-58页
    8.1 测试实例第56-57页
    8.2 测试结果第57-58页
9 总结第58-59页
    9.1 已经完成的工作第58页
    9.2 下一步的工作第58页
    9.3 结束语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-65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德沃金的平等理论研究
下一篇:论好莱坞对海明威小说的电影式解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