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现状 | 第6-11页 |
1.1 我国股市的发展现状 | 第6-7页 |
1.2 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| 第7-8页 |
1.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动机 | 第8-9页 |
1.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| 第9-10页 |
1.5 国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6 国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| 第11页 |
2 原因分析 | 第11-39页 |
2.1 “红光实业”的案例介绍 | 第12-14页 |
2.1.1 “红光实业”的上市过程 | 第12页 |
2.1.2 上市前的相关信息披露 | 第12-13页 |
2.1.3 中国证监会的调查结果 | 第13-14页 |
2.1.4 相关的法律诉讼与结果 | 第14页 |
2.2 案例分析 | 第14-18页 |
2.3 各主体在会计信息失真中的表现及其利益需求 | 第18-22页 |
2.3.1 各主体在会计信息失真中的行为表现 | 第18-20页 |
2.3.2 各相关主体的利益需求 | 第20-22页 |
2.4 相关制度安排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 | 第22-39页 |
2.4.1 行政化的股市及其导致的股市缺陷 | 第22-24页 |
2.4.2 产权制度安排缺陷:产权不明晰及一股独大 | 第24-27页 |
2.4.3 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 | 第27-31页 |
2.4.4 外部监督约束机制不力、会计违规成本过低 | 第31-34页 |
2.4.5 相关法制不完善 | 第34-39页 |
3 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| 第39-52页 |
3.1 以市场化为导向,变行政化股市为市场化股市 | 第39-41页 |
3.2 加快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,消除“所有者缺位”状态,明晰产权并发挥产权的功能 | 第41-42页 |
3.2.1 明晰产权的意义 | 第41-42页 |
3.2.2 纠正我国股市的产权制度缺陷 | 第42页 |
3.3 建立规范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| 第42-45页 |
3.4 建立全面、严格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| 第45-48页 |
3.5 完善相关法制 | 第48-52页 |
3.5.1 《公司法》和《证券法》 | 第48-50页 |
3.5.2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| 第50-51页 |
3.5.3 独立审计准则 | 第51页 |
3.5.4 民法通则 | 第51-52页 |
作者后记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