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特南实在论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1章 普特南实在论的理论来源 | 第11-20页 |
1.1 西方经典哲学家对普特南的影响 | 第11-17页 |
1.1.1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和伦理学 | 第11-13页 |
1.1.2 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 | 第13-15页 |
1.1.3 唯理论对心灵和肉体关系的论述 | 第15-16页 |
1.1.4 经验论关于物体性质的观念 | 第16-17页 |
1.2 美国实用主义传统对普特南的影响 | 第17-20页 |
1.2.1 美国实用主义的历史背景 | 第17-18页 |
1.2.2 美国实用主义的表现形式和主要特征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普特南实在论理论的主要内容 | 第20-37页 |
2.1 科学实在论 | 第20-26页 |
2.1.1 心灵哲学中的功能主义 | 第21-24页 |
2.1.2 语言哲学中的语义外在说 | 第24-25页 |
2.1.3 科学实在论向内在实在论的转变 | 第25-26页 |
2.2 内在实在论 | 第26-30页 |
2.2.1 语言的使用与真理 | 第26-28页 |
2.2.2 概念的相对性 | 第28-29页 |
2.2.3 内在实在论向实用主义实在论的转变 | 第29-30页 |
2.3 实用主义实在论 | 第30-37页 |
2.3.1 当代分析哲学的危险倾向 | 第30-31页 |
2.3.2 形而上学实在论与实用主义的比较 | 第31-32页 |
2.3.3 事实与价值不能二分 | 第32-33页 |
2.3.4 善的理论 | 第33-35页 |
2.3.5 科学主义观念到人本主义观念的转变 | 第35-37页 |
第3章 普特南实在论的意义和理论缺陷 | 第37-44页 |
3.1 普特南实在论对当代实在论研究的意义 | 第37-40页 |
3.1.1 扩展了实在论研究的新领域 | 第37-39页 |
3.1.2 促进了实用主义的发展 | 第39-40页 |
3.2 普特南实在论的理论缺陷 | 第40-44页 |
3.2.1 理论自身的矛盾性 | 第40-42页 |
3.2.2 相对主义的危险倾向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