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言》中的能性述补结构
| 引言 | 第5-6页 |
| 一 能性述补结构的肯定形式 | 第6-14页 |
| 1.1 V得 | 第6-8页 |
| 1.2 V得O | 第8-9页 |
| 1.3 V得C | 第9-11页 |
| 1.4 VO得C | 第11-13页 |
| 1.5 V得OC | 第13-14页 |
| 二 能性述补结构的否定形式 | 第14-26页 |
| 2.1 V不得 | 第14-16页 |
| 2.2 VO不得 | 第16-17页 |
| 2.3 V不得O | 第17-20页 |
| 2.4 V不C | 第20-22页 |
| 2.5 VO不C | 第22-24页 |
| 2.6 V不CO | 第24-26页 |
| 三 能性述补结构之间的比较 | 第26-35页 |
| 3.1 V得与V不得的比较 | 第26-27页 |
| 3.2 V不C与V得C的比较 | 第27-29页 |
| 3.3 VO不得与V不得O的比较 | 第29-31页 |
| 3.4 V得O C 与V得CO的比较 | 第31-33页 |
| 3.5 VO不C与V不CO的比较 | 第33-35页 |
| 四 能性述补结构在句中所作成分 | 第35-37页 |
| 4.1 能性述补结构在句中作谓语 | 第35页 |
| 4.2 能性述补结构在句中作宾语 | 第35-36页 |
| 4.3 能性述补结构在句中作定语 | 第36页 |
| 4.4 能性述补结构在句中作补语 | 第36页 |
| 4.5 与“的”字组成短语作主语 | 第36-37页 |
| 结 语 | 第37-38页 |
| 注 释 | 第38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41-42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