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6页 |
1.1 问题提出 | 第13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2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2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1.5 主要概念界定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 | 第26-31页 |
2.1 小学班级管理理论 | 第26页 |
2.2 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 | 第26-27页 |
2.3 情绪发展理论 | 第27-29页 |
2.4 人本主义理论 | 第29页 |
2.5 社会学习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6 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理论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中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的现状研究 | 第31-43页 |
3.1 调查对象 | 第31页 |
3.2 调查工具 | 第31-32页 |
3.3 调查实施 | 第32页 |
3.4 调查结果 | 第32-43页 |
第四章 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| 第43-49页 |
4.1 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5页 |
4.1.1 班级管理中情绪管理培养的特色不明显,班级管理中仍然存在较多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力 | 第43页 |
4.1.2 认知情感的重要性,但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的实施力度不够 | 第43-44页 |
4.1.3 班级管理中存在沟通和交流能力的缺失现象 | 第44页 |
4.1.4 学生的情感发展水平中偏上,班级的喜欢程度影响情绪的管理能力 | 第44-45页 |
4.2 成因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2.1 学校对情感教育的重视不够,情感教育理念出现偏离 | 第45-46页 |
4.2.2 学生主体性体现不足,无法满足个体的情绪发展需要 | 第46页 |
4.2.3 班主任缺乏班级管理理论基础,情绪管理的方法与策略的指导不到位 | 第46-47页 |
4.2.4 社会环境中情感教育的缺位,提高情感教育的难度 | 第47-48页 |
4.2.5 社会情感冷漠导致行动上的不合作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对策研究 | 第49-54页 |
5.1 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融入情感教育 | 第49-50页 |
5.2 班级文化中陶冶情感 | 第50页 |
5.3 设立适合于学生的专门的情绪训练模式 | 第50-51页 |
5.4 实施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的教学策略 | 第51-52页 |
5.5 加强情感投入,建构过程评价激励机制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A (调查问卷) | 第58-64页 |
附录B 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)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