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3.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.2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2页 |
1.4.2 个案分析法 | 第12页 |
1.4.3 比较分析法 | 第12-13页 |
1.5 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政务微博的基本理论 | 第14-22页 |
2.1 政务微博的相关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1.1 微博 | 第14页 |
2.1.2 电子政务 | 第14页 |
2.1.3 政务微博 | 第14-15页 |
2.1.4 政务微博的构成及特征 | 第15页 |
2.2 政务微博的基础理论 | 第15-17页 |
2.2.1 两级传播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2“沉默的螺旋” | 第16-17页 |
2.2.3 说服性传播理论 | 第17页 |
2.2.4 焦点事件理论 | 第17页 |
2.3 政务微博的功能 | 第17-19页 |
2.3.1 信息发布 | 第18页 |
2.3.2 投诉受理 | 第18页 |
2.3.3 舆情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4 政务微博发展的重要意义 | 第19-22页 |
2.4.1 有助于加强政府的行政能力 | 第19-20页 |
2.4.2 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| 第20页 |
2.4.3 有助于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政务微博运用的现状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2-36页 |
3.1 政务微博运用的现状描述 | 第22-29页 |
3.1.1 政务微博的数量特征 | 第22页 |
3.1.2 政务微博的结构特征 | 第22-28页 |
3.1.3 政务微博的总体评价 | 第28-29页 |
3.2 政务微博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3页 |
3.2.1 与传统政府网站工作界限模糊 | 第29页 |
3.2.2 发展区域与运用领域不平衡 | 第29-32页 |
3.2.3 与客体之间缺乏良性互动 | 第32页 |
3.2.4 缺乏规范管理与体制机制支持 | 第32-33页 |
3.3 政务微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3.1 传统政府模式造成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3.2 相关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 | 第34-35页 |
3.3.3 政务微博的运行机制不完善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政务微博摆脱当前困境的出路及其探讨 | 第36-47页 |
4.1 借鉴国外经验,形成微博问政的总体思路 | 第36-38页 |
4.1.1 英国的《政府部门Twitter使用指南》 | 第36-38页 |
4.1.2 其他国家的经验 | 第38页 |
4.2 加强政务微博的负责人和团队建设 | 第38-41页 |
4.2.1 提高对政务微博的科学认识 | 第39-40页 |
4.2.2 加快管理团队组织建设 | 第40-41页 |
4.3 完善政务微博运行机制 | 第41-44页 |
4.3.1 制度和机制保障 | 第41-42页 |
4.3.2 创造政务微博使用的良好硬件条件 | 第42-43页 |
4.3.3 建立政务微博绩效评估体系 | 第43-44页 |
4.4 加强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交流 | 第44-47页 |
4.4.1 培育微博问政理念 | 第44页 |
4.4.2 明确公众期待和公共管理目标 | 第44-45页 |
4.4.3 培育政务微博意见领袖 | 第45页 |
4.4.4 构建互动的政务微博群 | 第45-47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7页 |
5.2 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