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绪论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法律拟制概念的界定 | 第9-14页 |
一、法律拟制代表观点之辨析 | 第9-12页 |
二、法律拟制的概念界定、核心特征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法律拟制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的运用 | 第14-28页 |
一、我国部门法中拟制条款的制度分析 | 第14-22页 |
(一) 立法者对原有法律概念意义范围的扩充 | 第15-16页 |
(二) 立法者对“不清楚的事实”的推定 | 第16-17页 |
(三) 立法者对当事人“沉默”的推定 | 第17-18页 |
(四) 立法者对“义务方不履行义务的事实”的不利推定 | 第18-20页 |
(五) 立法者根据日常经验判断做出的可以反驳的推定 | 第20-21页 |
(六) 《刑法》中的拟制条款 | 第21-22页 |
二、我国法律制度中拟制条款的功能分析 | 第22-28页 |
(一) 解决社会发展与法律稳定性之间的紧张关系 | 第22页 |
(二) 目的解释功能 | 第22-24页 |
(三) 贯彻部门法的法律原则 | 第24-25页 |
(四) 保障司法效率 | 第25-26页 |
(五) 贯彻刑事政策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法律拟制在英美法律制度中的运用 | 第28-36页 |
一、英美法律制度中的相关法律拟制 | 第28-32页 |
(一) 在遵循先例基础上避免僵硬的法律的程序设置 | 第28-29页 |
(二) 为方便审理的拟制推定 | 第29-30页 |
(三) 为遵循先例的拟制 | 第30-31页 |
(四) 扩大法院管辖权的拟制 | 第31页 |
(五) 为实现个案正义的拟制 | 第31-32页 |
二、法律拟制在英美法律制度中发挥的功能 | 第32-36页 |
(一) 法律拟制与普通法的发展 | 第32-33页 |
(二) 法律拟制与衡平思想 | 第33-34页 |
(三) 法律拟制与司法的可操作性 | 第34-36页 |
第四章 法律拟制的利弊分析与慎用——结合我国与英美法律制度中拟制运用之比较、借鉴 | 第36-51页 |
一、法律拟制存在的必然性、助益与威胁——结合我国与英美法律制度中拟制运用的相同点之比较 | 第36-43页 |
(一) 法律拟制存在的必然性与助益 | 第36-41页 |
(二) 法律拟制存在的威胁 | 第41-43页 |
二、法律拟制的合理运用——结合拟制在我国与英美法律制度中的不同运用之借鉴 | 第43-51页 |
(一) 法律拟制之规则形式的合理化 | 第44-46页 |
(二) 法律拟制之创制主体的合理化 | 第46-48页 |
(三) 法律拟制之形成过程的合理化 | 第48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