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辛曲金矿区岩浆岩组合、年代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1-12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1.4 完成的主要工作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区域地质 | 第14-21页 |
2.1 构造背景 | 第14页 |
2.2 区域地层 | 第14-17页 |
2.3 区域构造 | 第17-18页 |
2.4 区域岩浆岩 | 第18-19页 |
2.5 区域矿产特征 | 第19页 |
2.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矿床地质 | 第21-41页 |
3.1 矿区地层 | 第21-22页 |
3.2 矿区构造 | 第22-23页 |
3.3 岩浆岩岩石学、岩相学特征 | 第23-28页 |
3.4 矿体形态、规模、产状 | 第28-36页 |
3.5 矿石学及矿相学特征 | 第36-39页 |
3.6 围岩蚀变 | 第39-40页 |
3.7 矿石伴生组分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金的赋存状态 | 第41-45页 |
第5章 岩石化学、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 | 第45-53页 |
5.1 样品收集及分析方法 | 第45页 |
5.2 岩石化学 | 第45-46页 |
5.3 岩石地球化学 | 第46-50页 |
5.4 锆石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| 第50-53页 |
第6章 讨论 | 第53-61页 |
6.1 西倾山成矿带岩浆活动与金矿化的时空关系 | 第53页 |
6.2 镁闪长岩系列(MA)表征的板块构造意义 | 第53-57页 |
6.3 岩浆岩高钾质特征意义 | 第57-58页 |
6.4 矿床成因探讨 | 第58-61页 |
第7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