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引言 | 第13-15页 |
1.2 大陆风化Mg同位素分馏行为研究进展 | 第15-18页 |
1.2.1 硅酸岩风化剖面Mg同位素组成示踪大陆风化 | 第15-17页 |
1.2.2 河水Mg同位素组成示踪大陆风化 | 第17-18页 |
1.3 碳酸盐岩风化Mg同位素分馏行为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1.4 科学问题、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| 第19-20页 |
1.5 主要工作及成果概述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高精度Mg同位素分析方法 | 第21-41页 |
2.1 实验前期准备 | 第21-23页 |
2.1.1 标准溶液和试剂 | 第21页 |
2.1.2 地质标样 | 第21-22页 |
2.1.3 树脂 | 第22-23页 |
2.2 样品消解 | 第23页 |
2.3 化学提纯 | 第23-25页 |
2.4 Mg同位素的MC-ICPMS高精度测定 | 第25-37页 |
2.4.1 质谱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4.2 Mg同位素表示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4.3 标准物质 | 第27页 |
2.4.4 影响测定精确度的因素 | 第27-35页 |
2.4.4.1 温度影响 | 第27-28页 |
2.4.4.2 基质效应 | 第28-30页 |
2.4.4.3 酸度匹配 | 第30-33页 |
2.4.4.4 浓度匹配 | 第33-35页 |
2.4.5 精度和准确度 | 第35-37页 |
2.5 地质标样的Mg同位素组成 | 第37-4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3章 花岗岩类风化过程Mg同位素的分馏 | 第41-52页 |
3.1 样品采集 | 第41-43页 |
3.2 样品分析 | 第43页 |
3.3 结果 | 第43-47页 |
3.4 讨论 | 第47-51页 |
3.4.1 原生矿物的溶解或蚀变对Mg同位素分馏的控制 | 第47-48页 |
3.4.2 次生矿物的形成对Mg同位素分馏的控制 | 第48-50页 |
3.4.3 岩石风化程度与Mg同位素分馏的关系 | 第50-5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4章 白云岩风化过程Mg同位素的分馏 | 第52-66页 |
4.1 样品采集 | 第52-54页 |
4.2 样品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2.1 元素比值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2.2 同位素组成分析 | 第56页 |
4.3 结果 | 第56-60页 |
4.3.1 不同沉积层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| 第56-58页 |
4.3.2 风化剖面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| 第58-60页 |
4.4 讨论 | 第60-65页 |
4.4.1 白云岩风化过程中碳酸盐矿物的行为 | 第60-62页 |
4.4.2 白云岩风化过程中Mg同位素分馏 | 第62-65页 |
4.4.2.1 强风化带 | 第63页 |
4.4.2.2 弱风化带 | 第63-6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Mg同位素示踪表生Mg循环过程的潜力 | 第66-71页 |
5.1 大陆风化过程 | 第66-68页 |
5.2 生物过程 | 第68-69页 |
5.3 碳酸盐沉淀过程 | 第69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9页 |
附录 | 第89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