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、引言 | 第10-16页 |
1 鸭瘟概述 | 第10页 |
1.1 鸭瘟 | 第10页 |
1.2 病原 | 第10页 |
1.3 流行病学 | 第10页 |
1.4 防控措施 | 第10页 |
2 疱疹病毒US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2.1 疱疹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| 第11页 |
2.2 US2基因的特点 | 第11页 |
2.3 US2基因编码蛋白US2的特点 | 第11-12页 |
2.4 疱疹病毒US2蛋白的功能 | 第12-14页 |
2.4.1 US2蛋白与病毒毒力 | 第12页 |
2.4.2 US2蛋白在细胞代谢方面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2.4.3 US2蛋白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3 US2编码蛋白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 | 第14-15页 |
3.1 US2编码蛋白与Us10蛋白的相互作用 | 第14-15页 |
3.2 US2编码蛋白和Us11蛋白的作用 | 第15页 |
4 展望 | 第15页 |
5 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二、试验研究 | 第16-38页 |
1 材料 | 第16页 |
1.1 动物及毒株、菌种、载体 | 第16页 |
1.2 主要试剂 | 第16页 |
1.3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6页 |
2 方法 | 第16-23页 |
2.1 DPV US2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17-18页 |
2.1.1 核苷酸序列分析 | 第17页 |
2.1.2 US2基因编码氨基酸翻译和蛋白质组分分析 | 第17页 |
2.1.3 氨基酸序列比对 | 第17页 |
2.1.4 系统进化树分析 | 第17页 |
2.1.5 氨基酸功能预测 | 第17-18页 |
2.2 DPV US2基因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| 第18-20页 |
2.2.1 引物设计和合成 | 第18页 |
2.2.2 DPV基因组DNA提取 | 第18页 |
2.2.3 DPV US2基因的PCR扩增 | 第18页 |
2.2.4 DPV US2基因的PCR扩增产物回收 | 第18页 |
2.2.5 US2基因的克隆 | 第18-19页 |
2.2.6 表达、纯化DPV US2蛋白 | 第19页 |
2.2.7 制备兔抗DPV US2多克隆抗体 | 第19-20页 |
2.3 DPV US2基因转录水平和基因类型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.1 引物设计 | 第20页 |
2.3.2 鸭瘟病毒US2基因类型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.3 鸭瘟病毒US2基因转录水平变化研究 | 第21页 |
2.4 DPV US2基因表达动力学、蛋白属性和细胞定位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4.1 DPV US2蛋白表达动力学 | 第21-22页 |
2.4.2 DPV US2蛋白细胞定位 | 第22页 |
2.4.3 DPV US2蛋白结构分析 | 第22页 |
2.5 小RNA干扰对DPV US2基因功能影响探究 | 第22-23页 |
2.5.1 靶向DPV US2基因的RNAi重组真核质粒的构建 | 第23页 |
2.5.2 荧光定量PCR筛选对US2转录的抑制效率最高的shRNA载体 | 第23页 |
2.5.3 靶向shRNA对US2在感染不同时间点的抑制效率 | 第23页 |
2.5.4 ELISA试剂盒检测MHC复合物 | 第23页 |
3 结果 | 第23-34页 |
3.1 DPV US2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3-26页 |
3.1.1 DPV US2核苷酸序列分析 | 第23-26页 |
3.2 DPV US2基因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| 第26-28页 |
3.2.1 DPV US2基因的PCR扩增、克隆的构建 | 第26-27页 |
3.2.2 重组蛋白DPV US2的表达和纯化 | 第27页 |
3.2.3 重组蛋白DPV US2反应原性检测 | 第27-28页 |
3.2.4 重组蛋白DPV US2多克隆抗体效价检测 | 第28页 |
3.3 DPV US2基因转录水平和基因类型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3.1 药物抑制试验结果 | 第28页 |
3.3.2 标准曲线制作和转录时相结果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4 DPV US2基因表达动力学、蛋白属性和细胞定位研究 | 第30-32页 |
3.4.1 DPV US2蛋白结构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4.2 DPV US2蛋白表达动力学 | 第31页 |
3.4.3 DPV US2蛋白在感染细胞内定位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5 小RNA干扰对DPV US2基因功能影响探究 | 第32-34页 |
3.5.1 筛选干扰效率最高的shRNA载体 | 第32页 |
3.5.2 筛选出靶向shRNA对DPV US2的最佳干扰时间 | 第32-33页 |
3.5.3 鸭胚成纤维细胞表面MHC复合物ELISA检测 | 第33-34页 |
4 讨论 | 第34-38页 |
4.1 DPV US2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2 DPV US2基因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| 第35页 |
4.3 DPV US2基因转录水平和基因类型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4 DPV US2基因表达动力学、蛋白属性和细胞定位研究 | 第36页 |
4.5 小RNA干扰对DPV US2基因功能影响探究 | 第36-38页 |
三、结论 | 第38-39页 |
四、参考文献 | 第39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