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大气科学(气象学)论文--动力气象学论文--大气环流论文

北极涛动/北半球环状模指数异常事件成因的个例分析--以2007~2008年冬季和2009~2010年冬季为例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20页
   ·引言第9-17页
     ·NAM/AO 的提出及其天气、气候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NAM/AO 的形成与波流相互作用第10-12页
     ·NAM/AO 在北大西洋的中心第12-15页
     ·NAM/AO 在北太平洋的中心第15-16页
     ·NAM/AO 在北极的中心第16-17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7-18页
   ·本文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·本文组织结构第19-20页
第二章 资料和计算方法第20-24页
   ·资料第20页
   ·计算方法第20-24页
     ·Butterworth 带通滤波第20-21页
     ·31 点带通滤波第21页
     ·等熵位涡及其计算方法第21-24页
第三章 2007~2008 年冬季 NAM/AO 指数异常成因的分析第24-42页
   ·2007~2008 年冬季 NAM/AO 指数异常特征第24-26页
   ·NAM/AO 指数在10~20 天尺度上的变化:北大西洋天气尺度波破碎第26-32页
     ·2007~2008 年冬季北大西洋天气尺度波破碎第26-30页
     ·2007~2008 年冬季北大西洋急流与天气尺度波破碎第30-32页
   ·NAM/AO 指数在30~60 天时间尺度上的变化:北极平流层极涡第32-35页
   ·NAM/AO 指数的冬季平均:太平洋地区急流/La Ni?a第35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2页
第四章 2009~2010 年冬季 NAM/AO 指数异常成因的分析第42-59页
   ·2009~2010 年冬季 NAM/AO 指数异常特征第42-44页
   ·NAM/AO 指数在10~20 天尺度上的变化:北大西洋天气尺度波破碎第44-48页
     ·2009~2010 年冬季北大西洋天气尺度波破碎第44-46页
     ·2009~2010 年冬季北大西洋急流与天气尺度波破碎第46-48页
   ·NAM/AO 指数在30~60 天时间尺度上的变化:北极平流层极涡第48-52页
   ·NAM/AO 指数的冬季平均:北太平洋急流/El Ni?o第52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五章 结论和讨论第59-62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59-60页
   ·讨论第60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个人简介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方法研究--以河南冬小麦干旱为例
下一篇:江淮地区降水和对流特征以及MCS天气条件:梅雨期与梅雨前、后期对比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