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虚拟化的物联网可靠性保障系统网络保障方案的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1.1 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工作 | 第10-11页 |
1.3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1页 |
1.4 本章总结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| 第12-18页 |
2.1 虚拟化技术概述 | 第12-13页 |
2.1.1 虚拟化&虚拟机 | 第12-13页 |
2.1.2 VMM | 第13页 |
2.1.3 NAT和Bridge连接 | 第13页 |
2.2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| 第13-15页 |
2.2.1 入侵检测技术简介 | 第13-14页 |
2.2.2 Snort网络入侵检测 | 第14-15页 |
2.3 防火墙技术概述 | 第15页 |
2.3.1 防火墙 | 第15页 |
2.3.2 Iptables | 第15页 |
2.4 虚拟化监控与内存取证 | 第15-16页 |
2.4.1 虚拟化监控 | 第15-16页 |
2.4.2 内存取证 | 第16页 |
2.5 生产者-消费者工作模式 | 第16-17页 |
2.6 本章总结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需求分析 | 第18-23页 |
3.1 功能性需求 | 第18-22页 |
3.1.1 数据包搜集 | 第19页 |
3.1.2 数据分析 | 第19页 |
3.1.3 恶意数据报警 | 第19-20页 |
3.1.4 系统防御/修复 | 第20-21页 |
3.1.5 界面系统 | 第21-22页 |
3.2 非功能性需求 | 第22页 |
3.2.1 高性能 | 第22页 |
3.2.2 高可靠性 | 第22页 |
3.3 本章总结 | 第22-23页 |
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| 第23-34页 |
4.1 系统架构 | 第23-29页 |
4.1.1 数据包搜集 | 第24-25页 |
4.1.2 数据分析 | 第25-26页 |
4.1.3 恶意数据报警 | 第26页 |
4.1.4 系统防御/修复 | 第26-28页 |
4.1.5 界面操作 | 第28-29页 |
4.2 功能流程 | 第29-33页 |
4.2.1 数据检测流程 | 第29-30页 |
4.2.2 数据报警流程 | 第30页 |
4.2.3 数据拦截流程 | 第30-31页 |
4.2.4 进程检测/修复流程 | 第31-32页 |
4.2.5 用户操作流程 | 第32-33页 |
4.3 本章总结 | 第33-34页 |
第五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34-50页 |
5.1 数据包搜集 | 第34-35页 |
5.2 数据分析 | 第35-38页 |
5.2.1 数据解析 | 第35-36页 |
5.2.2 数据匹配 | 第36-38页 |
5.3 恶意数据报警 | 第38-39页 |
5.4 系统防御/修复 | 第39-48页 |
5.4.1 恶意数据拦截 | 第39-43页 |
5.4.2 进程检测/修复 | 第43-48页 |
5.5 用户操作 | 第48-49页 |
5.6 本章总结 | 第49-50页 |
第六章 系统测试 | 第50-64页 |
6.1 测试环境 | 第50页 |
6.1.1 硬件环境 | 第50页 |
6.1.2 软件环境 | 第50页 |
6.2 测试环境部署 | 第50-52页 |
6.2.1 物联网应用系统 | 第51页 |
6.2.2 网络保障子系统 | 第51-52页 |
6.2.3 界面系统 | 第52页 |
6.3 功能测试 | 第52-59页 |
6.3.1 测试用例 | 第52-57页 |
6.3.2 测试说明及结果分析 | 第57-59页 |
6.4 性能测试 | 第59-63页 |
6.4.1 恶意数据匹配性能测试 | 第59-62页 |
6.4.2 进程检测/修复性能测试 | 第62-63页 |
6.6 本章总结 | 第63-64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7.1 工作总结 | 第64页 |
7.2 工作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