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二、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三、实践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内容 | 第12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| 第12-13页 |
一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二、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一、人口统计特征对DTCA曝光率和DTCA积极态度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二、DTCA曝光率和DTCA积极态度的中介作用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3页 |
第一节 药品DTCA的特殊性及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一、药品DTCA与传统广告的区别 | 第15页 |
二、药品DTCA效力与传统广告效力区别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药品DTCA医生和消费者态度 | 第16-18页 |
一、消费者态度 | 第16-17页 |
二、医生态度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DTCA效力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18-23页 |
第三章 研究设计 | 第23-31页 |
第一节 研究变量的界定 | 第23-25页 |
一、DTCA曝光率的主要趋势以及对行为的影响 | 第23页 |
二、DTCA积极态度的主要趋势以及对行为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三、咨询医生对DTCA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| 第25-29页 |
一、理论模型 | 第25-26页 |
二、研究假设 | 第26-29页 |
第三节 问卷设计 | 第29-31页 |
一、问卷量表设计 | 第29-30页 |
二、问卷结构设计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实证研究 | 第31-47页 |
第一节 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| 第31-33页 |
一、数据收集 | 第31页 |
二、样本特征 | 第31-33页 |
第二节 信度与效度分析 | 第33-37页 |
一、信度分析 | 第33-35页 |
二、效度分析 | 第35-37页 |
第三节 人口统计变量研究 | 第37-42页 |
一、性别对“DTCA曝光率”和“DTCA积极态度”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二、年龄对“DTCA曝光率”和“DTCA积极态度”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三、收入对“DTCA曝光率”和“DTCA积极态度”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四、受教育对“DTCA曝光率”和“DTCA积极态度”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五、自身健康对“DTCA曝光率”和“DTCA积极态度”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第四节 相关与回归分析 | 第42-45页 |
一、相关分析 | 第42-43页 |
二、回归分析 | 第43-45页 |
第五节“DTCA曝光率”和“DTCA积极态度”的中介效应 | 第45-47页 |
一、DTCA曝光率对DTCA积极态度和咨询医生之间的中介作用 | 第45页 |
二、DTCA积极态度对DTCA曝光率和咨询医生之间的中介作用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、管理启示与展望 | 第47-51页 |
第一节 讨论与管理启示 | 第47-49页 |
一、结果与讨论 | 第47页 |
二、研究贡献 | 第47-48页 |
三、管理启示 | 第48-49页 |
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一、研究局限 | 第49-50页 |
二、研究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
附录:问卷设计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