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SWAT模型的漳河上游流域径流模拟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| 第14-17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SWAT模型介绍 | 第17-23页 |
2.1 SWAT模型的概述 | 第17页 |
2.2 SWAT模型特点 | 第17-18页 |
2.3 SWAT模型的原理 | 第18-21页 |
2.3.1 地表径流 | 第18-19页 |
2.3.2 地下水 | 第19页 |
2.3.3 蒸散发量 | 第19-20页 |
2.3.4 土壤水 | 第20页 |
2.3.5 洪峰流量 | 第20-21页 |
2.4 SWAT模型输入文件 | 第21页 |
2.5 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23-29页 |
3.1 河流水系 | 第24-25页 |
3.2 水文气象 | 第25-27页 |
3.2.1 气候 | 第25页 |
3.2.2 降水 | 第25-26页 |
3.2.3 蒸发 | 第26页 |
3.2.4 径流 | 第26页 |
3.2.5 水质 | 第26-27页 |
3.3 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7页 |
3.4 四大灌区概况 | 第27-28页 |
3.5 沿河小水电站工程 | 第28页 |
3.6 水资源量 | 第28页 |
3.7 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SWAT模型构建 | 第29-49页 |
4.1 数据资料收集整理 | 第29-39页 |
4.1.1 数据来源 | 第29页 |
4.1.2 DEM选取 | 第29-30页 |
4.1.3 掩膜和流域河网 | 第30-31页 |
4.1.4 土壤与土地利用图 | 第31-35页 |
4.1.5 气象数据 | 第35-39页 |
4.2 SWAT模型构建 | 第39-40页 |
4.2.1 HRU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.2 创建SWAT模型输入文件 | 第40页 |
4.2.3 SWAT模型运行 | 第40页 |
4.3 参数率定与结果分析 | 第40-47页 |
4.3.1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| 第40-42页 |
4.3.2 模型参数率定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3.3 流域模型适用性评价 | 第43页 |
4.3.4 模型校准结果 | 第43-47页 |
4.4 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5章 LUCC径流效应分析 | 第49-55页 |
5.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/覆被类型的分布情况 | 第49页 |
5.2 情景模拟的建立 | 第49-51页 |
5.3 LUCC径流效应 | 第51-54页 |
5.4 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6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6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5页 |
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