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引言 | 第9-10页 |
1.2 关联分析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0-11页 |
1.2.1 关联分析的原理 | 第10页 |
1.2.2 连锁不平衡 | 第10页 |
1.2.3 关联分析在作物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0-11页 |
1.3 作物产量性状QTL研究进展 | 第11-14页 |
1.3.1 大麦产量QTL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3.2 大麦产量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裸大麦籽粒粒宽和千粒重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| 第15-24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19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15-16页 |
2.1.2 材料种植及相关数据考察 | 第16页 |
2.1.3 DNA的提取、纯度检测 | 第16页 |
2.1.4 EST-SSR引物的合成、筛选与反应体系 | 第16-18页 |
2.1.5 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 | 第18-19页 |
2.1.6 群体结构分析 | 第19页 |
2.1.7 关联分析及统计检测 | 第19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19-24页 |
2.2.1 EST-SSR引物扩增多态性 | 第19-20页 |
2.2.2 群体结构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.3 关联分析材料的确定 | 第21-22页 |
2.2.4 粒宽性状相关候选基因的确定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候选基因HVGS5的多态性与粒宽性状关系分析 | 第24-36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26页 |
3.1.1 实验材料 | 第24页 |
3.1.2 材料种植及表型数据考察 | 第24页 |
3.1.3 引物设计、PCR扩增、测序及序列拼接 | 第24-25页 |
3.1.4 关联分析及统计检测 | 第25页 |
3.1.5 HvGS5不同单倍型的表达差异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1.6 表达量的鉴定 | 第26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4页 |
3.2.1 HvGS5基因核酸多态性分析 | 第26-31页 |
3.2.2 HvGS5基因的单倍型 | 第31页 |
3.2.3 HvGS5序列多样性与大麦粒宽性状的关联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2.4 HvGS5基因单倍型与大麦籽粒宽度关系的比较 | 第32-34页 |
3.2.5 基因单倍型在籽粒发育过程中表达量的差异 | 第34页 |
3.3 讨论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附录A | 第42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