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8-20页 |
1.2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| 第20-26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20-23页 |
1.2.2 章节安排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 面向用户需求非结构化内容分发P2P资源定位技术研究 | 第26-44页 |
2.1 引言 | 第26页 |
2.2 基于用户需求的非结构化内容分发P2P资源定位策略概述 | 第26-28页 |
2.2.1 基于用户需求的结构化内容分发P2P网络资源定位 | 第27页 |
2.2.2 基于用户需求的非结构化内容分发P2P网络资源定位 | 第27页 |
2.2.3 上述两种网络的性能对比 | 第27-28页 |
2.3 内容分发P2P网络中的用户需求 | 第28-29页 |
2.3.1 用户需求定义 | 第28页 |
2.3.2 用户需求获取模型 | 第28-29页 |
2.4 用户需求与内容分发P2P网络结合的亮点 | 第29-30页 |
2.5 非结构化内容分发P2P网络资源定位泛洪策略研究 | 第30-34页 |
2.5.1 泛洪算法的研究历程 | 第30-31页 |
2.5.2 泛洪算法的路由过程 | 第31-32页 |
2.5.3 泛洪算法中邻居节点之间的相似性 | 第32-34页 |
2.6 非结构化P2P网络资源定位绯闻策略研究 | 第34-36页 |
2.6.1 绯闻算法的研究历程 | 第34-35页 |
2.6.2 绯闻算法的本质特点与受限机制 | 第35页 |
2.6.3 绯闻算法中用户群体结构的相似性问题 | 第35-36页 |
2.7 非结构化内容分发P2P网络稀有资源搜索与定位策略研究 | 第36-38页 |
2.7.1 稀有资源定位策略研究历程 | 第36页 |
2.7.2 稀有资源复制策略 | 第36-37页 |
2.7.3 稀有资源副本放置策略 | 第37-38页 |
2.8 非结构化内容分发P2P网络路由链路探测与错误恢复策略 | 第38-41页 |
2.8.1 路由链路探测策略 | 第38页 |
2.8.2 路由链路修复策略 | 第38-39页 |
2.8.3 节点间的信任机制与安全机制 | 第39-41页 |
2.9 非结构化内容分发P2P网络资源定位的难点与热点 | 第41-42页 |
2.10 非结构化内容分发P2P网络的应用前景 | 第42-43页 |
2.11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三章 用户需求的非结构化P2P资源定位泛洪策略 | 第44-72页 |
3.1 引言 | 第44-45页 |
3.2 相关工作 | 第45-47页 |
3.3 资源定位泛洪模型及其数学语言描述 | 第47-52页 |
3.3.1 非结构化内容分发P2P网络资源定位泛洪模型 | 第47-48页 |
3.3.2 泛洪算法模型描述 | 第48-52页 |
3.4 面向用户需求的资源定位泛洪策略U2RLS | 第52-62页 |
3.4.1 用户兴趣本体 | 第52-53页 |
3.4.2 用户兴趣子网划分算法 | 第53-55页 |
3.4.3 混合度量周期性泛洪策略 | 第55-56页 |
3.4.4 BFS和UPF验证网络风暴、信息重叠、网络偏覆盖过程 | 第56-60页 |
3.4.5 BFS算法和UPF算法性能对比分析 | 第60页 |
3.4.6 用户偏好获取开销和隐私保护局限性 | 第60页 |
3.4.7 TTL迭代深入策略 | 第60-61页 |
3.4.8 节点离线应对策略 | 第61-62页 |
3.5 模拟实验及对比分析 | 第62-70页 |
3.5.1 实验模拟参数及默认值 | 第62页 |
3.5.2 用户需求w_i下混合周期泛洪函数对比分析 | 第62-63页 |
3.5.3 资源定位准确率的对比分析 | 第63-64页 |
3.5.4 资源定位网络代价开销对比分析 | 第64-66页 |
3.5.5 资源定位响应时间、存储开销对比分析 | 第66-68页 |
3.5.6 资源定位搜索偏覆盖问题解决对比分析 | 第68-7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四章 基于绯闻算法用户社区P2P网络资源定位策略 | 第72-92页 |
4.1 引言 | 第72页 |
4.2 相关工作 | 第72-74页 |
4.2.1 P2P领域中的资源发现策略 | 第73页 |
4.2.2 P2P领域的资源定位应用 | 第73-74页 |
4.3 内容发分发P2P领域资源定位问题描述 | 第74页 |
4.4 基于绯闻搜索的分析与证明 | 第74-78页 |
4.4.1 基于绯闻搜索算法的路由全过程 | 第74-75页 |
4.4.2 基于矩阵论理论对绯闻搜索算法的分析 | 第75页 |
4.4.3 基于绯闻算法时间复杂度的证明 | 第75-78页 |
4.5 基于用户兴趣社区的ADGSA搜索算法 | 第78-82页 |
4.5.1 用户兴趣社区的结构 | 第78页 |
4.5.2 用户特征的相似性度量 | 第78-79页 |
4.5.3 本地兴趣社区 | 第79-80页 |
4.5.4 全局兴趣社区 | 第80-81页 |
4.5.5 基于最佳度的绯闻搜索算法ADGSA | 第81-82页 |
4.6 模拟实验及对比分析 | 第82-90页 |
4.6.1 实验模拟参数及默认值 | 第82-83页 |
4.6.2 本地兴趣社区实验结果 | 第83-85页 |
4.6.3 全局兴趣社区实验结果 | 第85页 |
4.6.4 每一个兴趣社区的最佳规模 | 第85-86页 |
4.6.5 基于最佳度的绯闻搜索算法的搜索性能对比 | 第86-90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90-92页 |
第五章 基于最佳度两跳索引复制稀有资源定位策略 | 第92-108页 |
5.1 引言 | 第92-93页 |
5.2 相关工作 | 第93-94页 |
5.3 问题分析 | 第94页 |
5.4 基于最佳度两跳索引复制稀有资源定位策略 | 第94-102页 |
5.4.1 周期性探测策略PPM | 第94-95页 |
5.4.2 资源权重两跳索引复制策略TIR-RW | 第95-97页 |
5.4.3 索引复制策略的数学证明 | 第97-99页 |
5.4.4 最佳度搜索算法的整体流程 | 第99-102页 |
5.5 模拟实验及对比分析 | 第102-107页 |
5.5.1 实验配置 | 第102页 |
5.5.2 实验结果 | 第102-107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07-108页 |
第六章 一种P2P网络的新式路由探测和错误恢复策略 | 第108-130页 |
6.1 引言 | 第108-109页 |
6.2 相关工作 | 第109-111页 |
6.2.1 非结构化P2P领域的资源定位模型 | 第109-110页 |
6.2.2 非结构化P2P的分布式拓扑结构 | 第110页 |
6.2.3 非结构化P2P络中错误恢复机制 | 第110-111页 |
6.3 一种新的路由探测策略 | 第111-117页 |
6.3.1 基本概念 | 第111页 |
6.3.2 基于随机图权重的周期性探测算法WDG | 第111-115页 |
6.3.3 —种新式的路由修复策略 | 第115-116页 |
6.3.4 路由错误检测机制 | 第116-117页 |
6.4 一种新式的路由失效恢复策略 | 第117-120页 |
6.4.1 单链路路由失效恢复机制 | 第118页 |
6.4.2 多链路路由失效恢复机制 | 第118-119页 |
6.4.3 节点失效修复机制 | 第119-120页 |
6.5 模拟实验和结果分析 | 第120-127页 |
6.5.1 实验配置参数 | 第121页 |
6.5.2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121-127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127-130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30-134页 |
7.1 论文总结 | 第130-131页 |
7.2 展望 | 第131-1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4-148页 |
致谢 | 第148-150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| 第1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