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3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Femtocell双层网络研究综述 | 第13-37页 |
2.1 LTE-A技术简介 | 第13-20页 |
2.1.1 LTE-A系统概述 | 第13-15页 |
2.1.2 LTE-A关键技术 | 第15-20页 |
2.2 移动通信系统的室内覆盖技术 | 第20-26页 |
2.2.1 室外小区 | 第20-21页 |
2.2.2 中继站 | 第21-22页 |
2.2.3 分布式天线系统 | 第22页 |
2.2.4 辐射电缆 | 第22-23页 |
2.2.5 室内基站 | 第23-25页 |
2.2.6 各类室内覆盖技术的比较 | 第25-26页 |
2.3 Femtocell双层网络关键技术介绍 | 第26-35页 |
2.3.1 自组织 | 第26-27页 |
2.3.2 移动性管理 | 第27-28页 |
2.3.3 认知 | 第28-29页 |
2.3.4 多天线 | 第29页 |
2.3.5 定时同步 | 第29-30页 |
2.3.6 干扰管理 | 第30-3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Femtocell双层网络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| 第37-53页 |
3.1 移动通信系统仿真概述 | 第37-38页 |
3.2 系统级仿真平台概况 | 第38-40页 |
3.2.1 双层网络仿真平台的总体架构 | 第38-39页 |
3.2.2 双层网络仿真平台的参数 | 第39-40页 |
3.3 仿真平台各模块设计 | 第40-47页 |
3.3.1 初始化模块 | 第40-43页 |
3.3.2 业务模块 | 第43页 |
3.3.3 资源分配和用户调度模块 | 第43-45页 |
3.3.4 功率控制模块 | 第45-46页 |
3.3.5 干扰计算模块 | 第46-47页 |
3.4 仿真验证及分析 | 第47-52页 |
3.4.1 相关参数设置 | 第47-48页 |
3.4.2 功率控制算法性能仿真验证 | 第48-5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基于潜博弈理论的Femtocell双层网络功率控制算法研究 | 第53-71页 |
4.1 博弈论基础 | 第53-55页 |
4.1.1 博弈论的定义 | 第53-54页 |
4.1.2 博弈论的分类 | 第54-55页 |
4.1.3 纳什均衡 | 第55页 |
4.2 潜博弈理论 | 第55-57页 |
4.2.1 潜博弈的分类 | 第55-57页 |
4.2.2 潜博弈的特性 | 第57页 |
4.3 基于潜博弈的功率控制算法 | 第57-62页 |
4.3.1 系统模型 | 第58-61页 |
4.3.2 功率控制算法 | 第61-62页 |
4.4 仿真验证及分析 | 第62-70页 |
4.4.1 仿真参数设置 | 第62-63页 |
4.4.2 算法性能分析 | 第63-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5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71页 |
5.2 进一步研究工作 | 第71-73页 |
缩略语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