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肿瘤学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肿瘤治疗学论文--免疫疗法论文

人趋化因子CCL17和CCL22对淋巴细胞抗肿瘤功能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前言第11-15页
第一部分 人趋化因子CCL17和CCL22对CD4及CD8两种T淋巴细胞亚群的趋化能力比较研究第15-28页
    引言第15-16页
    1.1 材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样本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主要试剂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仪器第16-17页
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PBMC分离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流式细胞术分析PBMC细胞CCR4的表达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流式分选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Transwell趋化实验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CCR4受体内化实验第18-19页
    1.3 结果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的CD4及CD8细胞纯度检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健康人外周血PBMC中CD4细胞与CD8细胞上CCR4表达水平检测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CCL17和CCL22对CD4及CD8细胞的趋化实验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CCL17和CCL22作用CD4及CD8细胞后CCR4受体内化结果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小结第25-28页
第二部分CCL17和CCL22对CIK和DC-CIK的受体表达影响第28-43页
    引言第28-29页
    2.1 材料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样本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试剂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仪器第29-30页
    2.2 方法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PBMC分离与CIK诱导培养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DC-CIK诱导培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流式细胞术分析CIK及DC-CIK细胞CCR4的表达检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流式鉴定CCR4的表达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Transwell趋化实验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ELISA检测CIK和DC-CIK细胞上清CCL17和CCL22的含量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加入一定浓度的CCL17和CCL22进行刺激CCR4的表达第33-34页
    2.3 结果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CIK细胞培养过程中CCR4的表达变化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DC-CIK细胞培养过程中CCR4的表达变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CCL17和CCL22对DC-CIK的趋化作用比对CIK的趋化作用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流式鉴定DC-CIK和CIK表达的CCR4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Elisa检测DC-CIK和CIK细胞上清中CCL17和CCL22两种趋化因子的含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CIK培养过程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两种趋化因子可以提高CCR4的表达量第40-41页
    小结第41-43页
第三部分 转染CCR4的CIK细胞的趋化功能以及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研究第43-64页
    引言第43页
    3.1 材料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质粒、菌株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试剂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仪器第44-45页
    3.2 方法第4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标本的收集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PBMC细胞的分离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上述分选细胞RNA的提取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目的基因片段的获得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线性化载体的获得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将目的基因片段和线性化载体进行连接反应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将连接后的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细菌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8 将转化后的细菌菌落PCR并测序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9 质粒的提取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0 电转化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1 Transwell趋化实验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2 钙黄绿素(Calcein-AM)法检测转染CCR4的细胞的杀伤功能第56页
    3.3 结果第56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PCR获得的目的基因分别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后跑电泳经过胶纯化回收的结果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载体pcDNA3.1 和经过双酶切后的线性化载体结果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菌落PCR结果以及测序结果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转染结果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转染CCR4的CIK细胞的趋化作用强于未转染CCR4的CIK细胞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转染CCR4的CIK细胞比未转染CCR4的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第62-63页
    小结第63-64页
讨论第64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5页
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第75-7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-77页
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罗汉果水提物和罗汉果苷Ⅴ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药效和机制研究
下一篇:罗仙子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对皮肤光老化预防作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