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效果实证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5页 |
1.4 研究方法、内容与思路 | 第15-17页 |
2 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7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2.1.1 新三板市场 | 第17页 |
2.1.2 中小企业 | 第17-18页 |
2.1.3 融资效果 | 第18-19页 |
2.2 融资相关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1 MM理论 | 第19页 |
2.2.2 融资优序理论 | 第19页 |
2.2.3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 融资效果影响因素 | 第20页 |
2.3.1 宏观经济环境 | 第20页 |
2.3.2 金融市场融资条件 | 第20页 |
2.3.3 企业融资能力 | 第20页 |
2.4 融资效果评价方法 | 第20-22页 |
3 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现状分析 | 第22-30页 |
3.1 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现状 | 第22-28页 |
3.1.1 新三板挂牌企业情况 | 第22-24页 |
3.1.2 新三板市场分层情况 | 第24页 |
3.1.3 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1.4 新三板定向增发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1.5 新三板转板情况 | 第27-28页 |
3.2 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现状分析 | 第28-30页 |
3.2.1 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取得的成就 | 第28页 |
3.2.2 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4 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| 第30-35页 |
4.1 评价模型建立 | 第30-32页 |
4.1.1 CCR模型 | 第30-31页 |
4.1.2 BCC模型 | 第31页 |
4.1.3 超效率模型 | 第31-32页 |
4.2 评价指标选取 | 第32-34页 |
4.2.1 输入指标论述 | 第32页 |
4.2.2 输出指标论述 | 第32-34页 |
4.3 指标数据相关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5 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效果实证分析 | 第35-51页 |
5.1 数据来源与处理 | 第35页 |
5.1.1 数据来源 | 第35页 |
5.1.2 数据处理 | 第35页 |
5.2 数据分析 | 第35-49页 |
5.2.1 样本数据统计性分析 | 第35-38页 |
5.2.2 样本数据DEA结果分析 | 第38-46页 |
5.2.3 样本数据的DEA改进结果分析 | 第46-49页 |
5.3 结论 | 第49-51页 |
6 对策建议 | 第51-55页 |
6.1 完善新三板市场制度建设 | 第51-52页 |
6.2 健全监管体系,发挥政府作用 | 第52-53页 |
6.3 转变企业运营模式,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| 第53-55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55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