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一、绪言 | 第10-16页 |
(一)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4页 |
1.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2.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(三)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. 采取的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二、相关概念和理论 | 第16-25页 |
(一) 地方政府作用的相关理论 | 第16-19页 |
1. 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| 第16-17页 |
2. 地方政府的社会职能 | 第17-18页 |
3. 影响政府作用的因素 | 第18-19页 |
(二) 商标战略的相关理论 | 第19-22页 |
1. 商标的含义与功能 | 第19-20页 |
2. 商标战略 | 第20-22页 |
(三) 地方政府实施商标战略的目标和任务、基本环节 | 第22页 |
(四) 地方政府实施商标战略的作用形成机理 | 第22-23页 |
(五) 地方政府在实施商标战略中的作用 | 第23-25页 |
三、杭州实施商标战略简介 | 第25-31页 |
(一) 商标战略在杭州提出的背景和目标 | 第25-27页 |
1. 杭州市简介 | 第25页 |
2. 杭州市商标战略提出的背景 | 第25-26页 |
3. 杭州市商标战略目标 | 第26-27页 |
(二) 商标战略实施的成果 | 第27-31页 |
1. 增强企业的创牌意识 | 第27-28页 |
2.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| 第28-29页 |
3. 优化企业无形资产 | 第29页 |
4. 提高企业维权意识 | 第29-31页 |
四、杭州市商标战略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| 第31-37页 |
(一) 杭州市商标战略的主要做法 | 第31-34页 |
1. 创新载体,注重宣传 | 第31页 |
2. 制定规划,从政策环境方面予以优化 | 第31-32页 |
3. 充分的组织和物质保障 | 第32-33页 |
4. 抓重点大力培育驰著名商标 | 第33页 |
5. 树立典型,以点带面 | 第33-34页 |
6. 加强商标保护 | 第34页 |
(二) 杭州市商标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7页 |
1. 国际商标的注册量偏少 | 第34页 |
2. 品牌意识不足 | 第34-35页 |
3. 部分企业品牌运营能力不足 | 第35页 |
4. 执行机构作用发挥不充分 | 第35页 |
5. 杭州企业的整体品牌优势还不够明显 | 第35-36页 |
6. 商标代理组织服务能力不足 | 第36-37页 |
五、商标战略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7-41页 |
(一) 商标战略本身的原因 | 第37-38页 |
1. 商标战略中目标规划建构存在误差 | 第37页 |
2. 商标战略政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| 第37-38页 |
(二) 商标战略具体执行机构设置存在障碍 | 第38-39页 |
1. 执行组织的纵向结构不合理 | 第38页 |
2. 执行组织的横向沟通与协调不通畅 | 第38-39页 |
(三) 商标战略目标群体的影响 | 第39页 |
(四) 商标战略实施环境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六、优化商标战略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| 第41-45页 |
(一) 规范商标战略的建构过程 | 第41页 |
1. 完善现有的商标战略制度体系 | 第41页 |
2. 合理设置战略目标 | 第41页 |
(二) 加强商标战略的组织保障 | 第41-42页 |
1. 商标战略实施机构实施垂直领导 | 第41-42页 |
2. 加强基层执行机构建设 | 第42页 |
3. 建立商标战略部门联动机制 | 第42页 |
4. 提高基层队伍人员素质 | 第42页 |
(三) 畅通目标群体的商标战略渠道 | 第42-44页 |
1. 继续深化商标战略宣传 | 第42-43页 |
2. 加强自主品牌培育,鼓励和推动外向型企业进行国际商标注册 | 第43页 |
3. 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 | 第43-44页 |
(四) 改善商标战略实施环境 | 第44-45页 |
1. 加大部门协作力度 | 第44页 |
2. 开展依法行政的政治文化建设 | 第44页 |
3. 强调目标群体的参与意识 | 第44页 |
4. 加强政策扶持支持 | 第44-45页 |
七、结语与展望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