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的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总体评价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和不足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创新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存在的不足第16-17页
第2章 贷款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第17-20页
    2.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2.2 委托代理理论第18页
    2.3 信贷配给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小结第19-20页
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现状第20-29页
    3.1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具体表现第20-21页
    3.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的变化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分布第27-28页
    3.3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特点第28-29页
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第29-37页
    4.1 商业银行外部经济环境对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经济波动对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金融创新对银行贷款风险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4.2 商业银行自身对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信贷管理不健全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信贷风险的度量方法落后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信息不对称第33-35页
    4.3 企业对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银行借款的融资偏好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企业的道德风险第35-36页
    小结第36-37页
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7-47页
    5.1 研究假设第37页
    5.2 研究模型构建第37-38页
    5.3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第38-39页
    5.4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9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描述性统计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平稳性检验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协整检验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特征根检验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脉冲响应分析第44-47页
第6章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防范对策与建议第47-51页
    6.1 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的对策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健全信息管理系统与加强风险内控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存量贷款管理与增量贷款管理并重第48页
    6.2 借款人防范贷款风险的对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拓宽融资渠道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提高经营水平第49页
    6.3 政府监管部门防范贷款风险的对策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法律制度建设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整合社会信用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5页
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55-56页
致谢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内蒙古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户金融需求研究
下一篇: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问题研究--以ZY事务所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