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1 国家政策支持增强土地流转中的金融需求 | 第10-11页 |
1.1.2 内蒙古土地流转中农户的金融需求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3页 |
1.4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4.1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4.2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5页 |
1.5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图 | 第15-16页 |
1.5.1 研究目标 | 第15-16页 |
1.5.2 研究技术路线图 | 第16页 |
1.6 研究方法与数据 | 第16-18页 |
1.6.1 实地调研法 | 第16-17页 |
1.6.2 文献分析法 | 第17页 |
1.6.3 统计研究法 | 第17页 |
1.6.4 数据来源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需求理论综述 | 第18-22页 |
2.1 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2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界定和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.1 互换土地 | 第18页 |
2.2.2 出租 | 第18页 |
2.2.3 入股 | 第18-19页 |
2.2.4 宅基地换住房,承包地换社保 | 第19页 |
2.3 农村土地流转形成的机理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3.1 内在引力:土地规模经营 | 第19页 |
2.3.2 内在推力:农村劳动力转移 | 第19页 |
2.3.3 内在吸力: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| 第19-20页 |
2.4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需求理论依据 | 第20-22页 |
2.4.1 农地抵押融资理论 | 第20页 |
2.4.2 债券融资理论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内蒙古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户金融需求现状分析 | 第22-32页 |
3.1 内蒙古地区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| 第22-29页 |
3.1.1 内蒙古土地流转交易量居全国首位 | 第22页 |
3.1.2 内蒙古土地供需面积居全国首位 | 第22-24页 |
3.1.3 土地流转模式多样化 | 第24-25页 |
3.1.4 土地流转规范化程度低 | 第25-27页 |
3.1.5 土地流转市场活跃度提高 | 第27-28页 |
3.1.6 各类型土地中耕地流转速度加快 | 第28-29页 |
3.2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户金融需求的现状分析 | 第29-32页 |
3.2.1 土地流转金融需求资金呈规模化、长期化 | 第29页 |
3.2.2 土地流转中的金融需求的主体多样化 | 第29-30页 |
3.2.3 土地流转中的金融产品需求多样化 | 第30页 |
3.2.4 金融需求的风险呈集中分布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内蒙古农村土地流转中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问题分析 | 第32-37页 |
4.1 农业贷款总量低 | 第32页 |
4.2 贷款期限结构单一 | 第32-33页 |
4.3 贷款审批难,流程繁琐 | 第33页 |
4.4 缺乏信用担保体系,抵押担保难 | 第33-34页 |
4.5 贷款利率的市场定价与贷款利率优惠矛盾 | 第34页 |
4.6 经营风险增大而农业保险跟不上 | 第34-37页 |
4.6.1 农业保险供给主体稀少 | 第34-35页 |
4.6.2 发展区域不平衡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内蒙古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户金融需求的实证研究 | 第37-55页 |
5.1 调研地选取及基本概况 | 第37页 |
5.2 调研地农户土地流转及金融需求基本情况 | 第37-43页 |
5.2.1 基本信息 | 第37-38页 |
5.2.2 调查农户土地流转情况 | 第38-40页 |
5.2.3 农户土地流转中的金融服务情况 | 第40-43页 |
5.3 内蒙古土地流转中的农户金融需求的二元离散选择模型 | 第43-51页 |
5.3.1 变量选取及指标的设定 | 第43-45页 |
5.3.2 模型选择及模型简述 | 第45-47页 |
5.3.3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 | 第47-49页 |
5.3.4 Logit模型实证分析 | 第49-51页 |
5.4 土地流转中的农户金融需求的实证结论 | 第51-55页 |
5.4.1 无关因素的剔除分析 | 第51-52页 |
5.4.2 农户土地流转金融需求概率测算结果分析 | 第52-55页 |
第六章 增强内蒙古土地流转中的农户金融需求对策建议 | 第55-61页 |
6.1 完善金融机构的服务,创新金融产品 | 第55-56页 |
6.1.1 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产品 | 第55页 |
6.1.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资产证券化 | 第55-56页 |
6.2 多形式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及选择 | 第56-57页 |
6.2.1 农村合作性担保体系的构建 | 第56-57页 |
6.2.2 农村商业性担保体系的构建 | 第57页 |
6.2.3 区域差异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的选择 | 第57页 |
6.3 拓宽土地流转金融需求的实现渠道 | 第57-59页 |
6.3.1 增强土地流转金融需求的财政支持 | 第58页 |
6.3.2 增强土地流转金融需求的市场支持 | 第58-59页 |
6.3.3 增强土地流转金融需求的服务支持 | 第59页 |
6.4 建立信贷资金供给机制与激励机制 | 第59-61页 |
6.4.1 建立“供给领先”型的信贷制度 | 第59-60页 |
6.4.2 建立激励机制,提高金融机构员工的积极性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附录:土地流转金融需求意愿度问卷调查 | 第64-66页 |
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