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航空运输经济论文--中国航空运输论文--地方航空运输经济论文

基于MS-VAR模型的郑州航空港经济试验区产业联动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框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可能的创新点第14-15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-21页
    2.1 空港航空物流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航空货运物流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际货运枢纽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空港经济产业模式第16-17页
    2.2 产业联动理论综述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产业联动概念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产业联动的理论内涵第18-19页
    2.3 空港航空物流的产业联动述评第19-21页
第三章 国内外空港航空物流产业联动模式及其启示第21-31页
    3.1 国际航空物流货运枢纽发展模式的概念与分类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概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特征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分类第24-26页
    3.2 典型的国际航空物流货运枢纽机场的联动发展模式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美国孟菲斯国际机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第28-29页
    3.3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联动模式的启示第29-31页
第四章 基于MS-VAR模型的产业联动实证分析第31-42页
    4.1 研究方法的介绍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先验概率与后验概率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马尔科夫状态转换的向量自回归模型(MS-VAR模型)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状态依赖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4.2 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第34页
    4.3 数据描述性统计第34-35页
    4.4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协整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MS-VAR模型的建立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状态转换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脉冲影响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小结第40-42页
第五章 结语第42-45页
    5.1 结论与建议第42-43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43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9页
附录第49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简历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噪声相关系统的融合滤波方法研究
下一篇:高绩效工作系统、组织认同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