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3 国内相关研究介绍 | 第10-11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框架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| 第13-16页 |
2.1 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| 第13-15页 |
2.1.1 风险 | 第13页 |
2.1.2 信用风险 | 第13页 |
2.1.3 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| 第13-15页 |
2.2 信用风险管理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贷款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Logistic回归模型对“名校贷”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度量 | 第16-29页 |
3.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本原理 | 第16页 |
3.2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| 第16-23页 |
3.2.1 数据来源 | 第16-17页 |
3.2.2 因变量指标选择 | 第17-21页 |
3.2.3 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| 第21-23页 |
3.3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度量 | 第23-24页 |
3.4 logistic回归模型的计算 | 第24-26页 |
3.5 logistic模型的检验 | 第26页 |
3.6 结论分析 | 第26-29页 |
第四章 N公司大学生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| 第29-45页 |
4.1 N公司大学生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9-37页 |
4.1.1 N公司简介 | 第29页 |
4.1.2 N公司大学生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| 第29-34页 |
4.1.3 N公司大学生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| 第34-37页 |
4.2 N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建议 | 第37-45页 |
4.2.1 完善信用等级评定的科学性 | 第37页 |
4.2.2 调整大学生客户结构,审慎拓展大专学历客户 | 第37-38页 |
4.2.3 对创业申请者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查评估 | 第38-39页 |
4.2.4 全面认识风险和收益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4.2.5 精细化管理,在信贷流程中控制风险 | 第40-42页 |
4.2.6 建立髙素质的风险控制队伍 | 第42-43页 |
4.2.7 建立有效的不良贷款处置措施 | 第43页 |
4.2.8 使用证券化手段提高不良贷款的流动性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45-46页 |
5.1 结论 | 第45页 |
5.2 展望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