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3 研究述评 | 第15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5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6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7 主要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0-31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20-21页 |
2.1.1 电建企业 | 第20页 |
2.1.2 电力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 | 第20页 |
2.1.3 项目经理 | 第20-21页 |
2.1.4 绩效考核 | 第21页 |
2.2 绩效考核体系 | 第21-24页 |
2.2.1 指标与指标权重 | 第21-22页 |
2.2.2 考核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3 相关理论与方法 | 第24-30页 |
2.3.1 激励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3.2 目标管理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3.3 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| 第26页 |
2.3.4 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 3P模型 | 第26-27页 |
2.3.5 层次分析法 | 第27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电建企业项目经理绩效考核现状 | 第31-38页 |
3.1 电力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| 第31页 |
3.1.1 粗放式管理 | 第31页 |
3.1.2 抢工期、压造价、安全质量投入不足 | 第31页 |
3.1.3 创新动力不足,发展缓慢 | 第31页 |
3.2 E电建集团工程公司项目经理绩效考核案例 | 第31-35页 |
3.2.1 公司基本情况 | 第31-33页 |
3.2.2 E电建集团工程公司项目经理绩效考核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2.3 E电建集团工程公司项目经理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3 电建企业项目经理绩效考核体系评价 | 第35-37页 |
3.3.1 电建企业项目经理考核体系的优点 | 第36页 |
3.3.2 电建企业项目经理考核体系的弊端 | 第36-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电建企业项目经理绩效考核体系的优化设计 | 第38-54页 |
4.1 电建企业项目经理职务分析与阶段性特点 | 第38-39页 |
4.1.1 项目经理在电力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工作要点 | 第38页 |
4.1.2 电力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WBS工作分解 | 第38-39页 |
4.2 确定考核主体和考核周期 | 第39-42页 |
4.2.1 结合360度绩效考核方法与AHP确定考核主体 | 第40-41页 |
4.2.2 考核周期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4.3 确定考核指标及指标权重 | 第42-50页 |
4.3.1 运用SMART方法确定关键绩效考评指标KPI | 第42-43页 |
4.3.2 基于电力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考核指标动态调整 | 第43-44页 |
4.3.3 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权重 | 第44-47页 |
4.3.4 基于 3P模型思想与ANP确定二级指标权重 | 第47-50页 |
4.4 确定绩效考核标准 | 第50-52页 |
4.4.1 明确二级考核指标的基本内涵 | 第50-51页 |
4.4.2 基本标准与卓越标准 | 第51-5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5章 电建企业项目经理绩效考核体系的应用保障 | 第54-58页 |
5.1 实行有效绩效沟通 | 第54-55页 |
5.2 建立配套薪酬体系 | 第55-56页 |
5.3 制度保障和文化保障 | 第56-57页 |
5.3.1 绩效考核制度及其配套制度 | 第56-57页 |
5.3.2 企业文化保障 | 第5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