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5-18页 |
1.3.1 国外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文献综述 | 第15-16页 |
1.3.2 国内城镇化建设投融资文献综述 | 第16-18页 |
1.4 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 | 第18-21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1.4.2 论文结构 | 第18-21页 |
1.5 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融资模式相关理论概述 | 第22-28页 |
2.1 融资模式的定义 | 第22页 |
2.2 融资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 我国现有的融资模式类型 | 第23-28页 |
2.3.1 企业股权融资模式 | 第23-24页 |
2.3.2 企业债权融资模式 | 第24页 |
2.3.3 内部融资和贸易融资模式 | 第24-25页 |
2.3.4 项目融资和政策融资模式 | 第25-28页 |
第3章 国内典型新农村建设融资模式分析 | 第28-36页 |
3.1 政府主导融资型——中心村融合 | 第28-30页 |
3.1.1 基本情况 | 第28-29页 |
3.1.2 融资模式 | 第29-30页 |
3.1.3 产业支撑 | 第30页 |
3.2 政府主导、企业和村集体参与型——龙头企业带动 | 第30-32页 |
3.2.1 基本情况 | 第30-31页 |
3.2.2 融资模式 | 第31页 |
3.2.3 产业支撑 | 第31-32页 |
3.3 政府投融资主体融资、市场化运作型——小城镇集聚 | 第32-33页 |
3.3.1 基本情况 | 第32页 |
3.3.2 融资模式 | 第32-33页 |
3.3.3 产业支撑 | 第33页 |
3.4 开发商融资、市场化运作型——城中村改造 | 第33-35页 |
3.4.1 基本情况 | 第34页 |
3.4.2 融资模式 | 第34-35页 |
3.4.3 产业支撑 | 第35页 |
3.5 国内典型农村社区建设融资模式的借鉴 | 第35-36页 |
3.5.1 加快融资方式与金融工具创新 | 第35页 |
3.5.2 加快营造公平的信贷融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| 第35页 |
3.5.3 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以明确投融资主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融资现状与问题分析 | 第36-48页 |
4.1“十二五”时期青岛市新农村建设任务与现状 | 第36-38页 |
4.1.1 主要建设任务是 | 第36-37页 |
4.1.2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| 第37-38页 |
4.2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类型 | 第38-40页 |
4.2.1 城中村改造型 | 第38-39页 |
4.2.2 小城镇集聚型 | 第39页 |
4.2.3 功能区整合型 | 第39页 |
4.2.4 中心村融合型 | 第39-40页 |
4.2.5 龙头企业带动型 | 第40页 |
4.3 青岛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划分 | 第40-42页 |
4.3.1 以“宅基地换房”方式融资 | 第40-41页 |
4.3.2 以“建设用地增减挂钩”获得土地指标 | 第41页 |
4.3.3 以“村属资源”吸引企业投入 | 第41页 |
4.3.4 创新集体农业用地流转方式 | 第41-42页 |
4.3.5 被合并镇村存量资产变现利用 | 第42页 |
4.3.6 利用好市、区财政奖励资金 | 第42页 |
4.4 青岛新农村建设总体融资需求测算 | 第42-45页 |
4.5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5-46页 |
4.5.1 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巨大 | 第45页 |
4.5.2 社区建设缺乏主导产业支撑 | 第45页 |
4.5.3 融资渠道相对单一,多元化融资体制尚未形成 | 第45页 |
4.5.4 农村资源资本化力度不够 | 第45-46页 |
4.5.5 农民安置比较困难 | 第46页 |
4.6 资金平衡分析 | 第46-48页 |
第5章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投融资主体设计 | 第48-56页 |
5.1 青岛城乡社区建设投资集团公司基本情况 | 第48页 |
5.2 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| 第48-50页 |
5.2.1 未来发展机遇 | 第48-49页 |
5.2.2 发展面临的挑战 | 第49-50页 |
5.3 公司未来发展基本思路 | 第50-56页 |
5.3.1 发展目标、发展原则及核心功能 | 第50-52页 |
5.3.2 公司运作模式及业务发展定位 | 第52-56页 |
第6章 基于产业支撑的青岛新农村建设融资模式选择 | 第56-86页 |
6.1 纯农业产业支撑的融资模式----以南村镇北村社区为例 | 第56-65页 |
6.1.1 社区概况 | 第56页 |
6.1.2 社区规划及建设内容 | 第56-57页 |
6.1.3 社区配套产业 | 第57-58页 |
6.1.4 融资主体 | 第58页 |
6.1.5 社区建设筹资方案 | 第58-60页 |
6.1.6 偿债方案 | 第60-63页 |
6.1.7 信用结构方案 | 第63-65页 |
6.2 社区商业支撑的融资模式----以平度凤台街道合并社区为例 | 第65-70页 |
6.2.1 社区概况 | 第65-66页 |
6.2.2 社区规划建设内容 | 第66页 |
6.2.3 社区配套产业 | 第66页 |
6.2.4 融资主体 | 第66页 |
6.2.5 社区建设筹资方案 | 第66-67页 |
6.2.6 偿债方案 | 第67-69页 |
6.2.7 信用结构方案 | 第69-70页 |
6.3 汽车产业支撑的融资模式----以即墨新汽车城社区为例 | 第70-75页 |
6.3.1 社区概况 | 第70页 |
6.3.2 社区规划建设内容 | 第70-71页 |
6.3.3 社区配套产业 | 第71页 |
6.3.4 融资主体 | 第71页 |
6.3.5 社区建设筹资方案 | 第71-72页 |
6.3.6 偿债方案 | 第72-73页 |
6.3.7 信用结构方案 | 第73-75页 |
6.4 旅游产业支撑的融资模式----以平度南村镇助水河改造及沿河社区为例 | 第75-80页 |
6.4.1 社区概况 | 第75-76页 |
6.4.2 社区规划建设内容 | 第76页 |
6.4.3 社区配套产业 | 第76页 |
6.4.4 融资主体 | 第76页 |
6.4.5 社区建设筹资方案 | 第76-77页 |
6.4.6 偿债方案 | 第77-79页 |
6.4.7 信用结构方案 | 第79-80页 |
6.5 海洋经济支撑的融资模式----以胶南铁山街道风河社区为例 | 第80-86页 |
6.5.1 社区概况 | 第80页 |
6.5.2 社区规划建设内容 | 第80-81页 |
6.5.3 社区配套产业 | 第81页 |
6.5.4 融资主体 | 第81页 |
6.5.5 社区建设筹资方案 | 第81-82页 |
6.5.6 偿债方案 | 第82-83页 |
6.5.7 信用结构方案 | 第83-86页 |
第7章 小结 | 第86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8-92页 |
附件 | 第92-98页 |
致谢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