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图表目录 | 第16-17页 |
1 绪论 | 第17-25页 |
1.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| 第18-20页 |
1.1.1 理论意义 | 第18-19页 |
1.1.2 现实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2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3 研究的关键问题及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1.3.1 研究的关键问题 | 第21-22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1.4 论文基本框架 | 第23-25页 |
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5-52页 |
2.1 民间资本与创业企业的特点 | 第25-29页 |
2.1.1 民间资本特点 | 第25-27页 |
2.1.2 创业企业特点 | 第27-28页 |
2.1.3 民间资本投资环境 | 第28-29页 |
2.2 投融资策略研究综述 | 第29-50页 |
2.2.1 投融资理论研究 | 第29-31页 |
2.2.2 投融资模式研究 | 第31-50页 |
2.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| 第50-52页 |
2.3.1 民间资本 | 第50页 |
2.3.2 融资策略 | 第50-52页 |
3 民间资本与创业企业的投融资模式选择模型 | 第52-69页 |
3.1 基于导入期的创业企业融资演化博弈分析 | 第52-60页 |
3.1.1 符号的定义与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| 第54-58页 |
3.1.2 投融资双方模式选择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| 第58-59页 |
3.1.3 结论和建议 | 第59-60页 |
3.1.4 结语 | 第60页 |
3.2 基于发展期的创业企业融资演化博弈分析 | 第60-67页 |
3.2.1 符号的定义与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| 第62-65页 |
3.2.2 投融资双方模式选择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| 第65-67页 |
3.2.3 结论和建议 | 第67页 |
3.2.4 结语 | 第6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4 民间资本对创业企业的债权投资模型研究 | 第69-89页 |
4.1 基于第三参与方的债权模式选择模型 | 第70-78页 |
4.1.1 存在第三方担保的民间资本债权投资模式选择策略 | 第71-73页 |
4.1.2 存在投资公司的民间资本债权投资模式选择策略 | 第73-78页 |
4.2 基于浮动利息的债权模式选择模型 | 第78-87页 |
4.2.1 模型的描述与假设 | 第79-80页 |
4.2.2 基本模型 | 第80页 |
4.2.3 考虑浮动利息的创业企业决策模型 | 第80-81页 |
4.2.4 考虑浮动利息的民间资本决策模型 | 第81-82页 |
4.2.5 浮动利息价格的确定 | 第82-84页 |
4.2.6 算例分析 | 第84-87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5 民间资本对创业企业的股权投资模型研究 | 第89-109页 |
5.1 民间资本股权投资创业企业的风险分析与特性分析 | 第89-90页 |
5.2 基于优先股的股权投资模型 | 第90-97页 |
5.2.1 模型描述与假设 | 第90-91页 |
5.2.2 考虑优先股的创业企业决策模型 | 第91-92页 |
5.2.3 考虑优先股的民间资本决策模型 | 第92-93页 |
5.2.4 优先股收益率分析 | 第93-96页 |
5.2.5 小结 | 第96-97页 |
5.3 基于直接投资与第三方投资机构的股权投资模型 | 第97-107页 |
5.3.1 模型描述与假设 | 第97-101页 |
5.3.2 投资公司在间接投资渠道提供服务 | 第101-102页 |
5.3.3 投资公司同时在间接投资渠道和直接股权投资渠道提供服务 | 第102页 |
5.3.4 投资公司和民间资本间的Stackelberg博弈 | 第102-105页 |
5.3.5 算例分析与结论 | 第105-10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7-109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109-113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109-111页 |
6.2 创新点摘要 | 第111-112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112-11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3-12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| 第122-123页 |
致谢 | 第123-12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25-126页 |